受用身就是法性身

 

塔州之光

 
中華文化‧  智及 宗師華語廣播演講選載: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演講摘錄:

 
學員提問:

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受用身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

受用身就是法性,受用身就是法性之身升起大用的那個身。因為在《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裡,也就是我們說的《聖祖經》,在這本經裡,祂就是以具體的事例闡明了這三種身的不同。

受用身就是法性身,Vimalakirti (維摩詰初聖祖,下文同)作為 佛祖的〝代言人〞,祂用祂自己的受用身廣渡眾生。

祂不用眾生的邀請,祂自己到眾生中去講授佛法,講授解脫之道,令眾生也能夠得到受用。這個時侯,Vimalakirti 聖祖,祂就是自受用身,他自己的受用身。

當接受了Vimalakirti 的教法的人,自己也能夠成為一個傳法者,那麼他就成為他受用身。

這三者的區別是這樣。

 

 
在《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這本經裡,最開始的第一品《佛國品》所表現的就是 佛祖本身的法性,所以這個時候就稱為受用身。

Vimalakirti 把這個受用身從 佛祖那裡接受過來到祂自己身上的時侯,就稱為自受用身。

當祂使用聖通,運用法身心語的時候,接受到法身心語的這一位學生,就有了他受用身。也跟 佛祖一樣,能夠接受到法性的滋潤和法性的神通變化,執行救渡眾生的使命。

受用身簡而言之就是法性,就是 佛祖;自受用身簡而言之就是Vimalakirti 初聖祖,祂和 佛祖受用身合二而一;他受用身就是接受了自受用身的Vimalakirti  初聖祖的法身心語,完成了這位修行者他自身從凡夫到佛的轉變,這個時侯他就稱為他受用身。

所以,簡而言之也就是說,受用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三位一體,完成《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這個不可思議就在此。

簡單的解釋就是這樣。

 
(參見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20200808日多元文化講座演講)

 
《塔州之光》: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