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二相〞的认识体会

 

【读者来鸿】学习《维摩诘经﹒嘱累品》如何〝辨二相〞的认识体会

 

金刚诚雄

 

 

 
敬爱的 薄伽梵 师尊

您好!

感恩 师尊重播第939次圣密龙讲圣示。龙讲中 师父的其中主要是提醒我们如何识别新修和老修菩萨,其中引用了《维摩诘经》的嘱累品注释中 鸠摩罗什和 僧肇的注释, 鸠摩罗什祖师说「若好杂句应授之以文若好深法即诲之以义。要宜知其相。故为辨二相也。」, 僧肇祖师说「行之深浅各有异相。得失两陈以厉护持法者也。」祂们的注释说明了圣密宗的传法者就可以以「不同的角度对若好杂句的人也是以付之于法的角度去教育他,那么祂愿意学深法的人那么我们也是以付之法的立场去引导他,令他进入更深的法界。」

弟子学习之后认为由于我们现在学习的经文是简本经,所以仅仅是足本经的部分,并没有完整地看到经文全部。 佛祖是一个伟大的觉悟者,祂在这里一定会讲一些更加细致的具体操作,或者有更加细致的嘱咐,当然这可能牵涉到更加甚深的法(故简本经中被略去),譬如如何观察因缘,如何提升新修(有的可能仅仅是忘失或迷糊)等等。

由于新时代,因为要〝清净无我调伏精进〞,也怕红线断了,所以,现在很多新修不再像经文那样公开讲以前并没有听说此经等这类话语,而是以另一种面目出现,有的新修可能看到经文觉得头痛,于是以不同方式表达不好理解,难,跟不上等的意思。

事实告诉我们,有的虽然是新修,但是他进步神速,有的新修因缘特别好,而且善于利用因缘,头子活络,这样也增加了他进步的因素,而老修可能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可能不善于交流、呆板,只顾着埋头修行和完成自己的工作等等,而失去很多的因缘,所以新修有时候有可能比老修修行还要顺利甚至超越。所以我们经常讲不要轻视新修,也常说修行不在于先后等等。所以,经文讲如何识别新修和老修仅仅体现的是传法的一个方面。

这是弟子的一点简单体会,并没有任何建议和指导的意思。谢谢 师父

弟子:金刚诚雄 敬叩

2025-09-09

 

 
《塔州之光》:网页连结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