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靈性五觀
躍入隱態世界
(四)
[梵花 (三)靈性五觀是唯物而非唯心的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在第二屆迎五一將軍部長書畫聯誼會暨新時期佛學的經典闡釋座談會上,重點闡述了靈性五觀等佛教十二教觀,即: 人間佛教的信仰觀、人間佛教的節儉觀、人間佛教的因果觀、人間佛教的修學觀、人間佛教的眾生觀、人間佛教的因緣觀或者稱緣起觀、人間佛教的生滅觀。 佛教靈性觀包括五大部份:一、人間佛教靈性佛教的生命觀;二、人間佛教靈性佛教的修持觀;三、人間佛教靈性佛教的世界觀;四、人間佛教靈性佛教的宇宙觀;五、人間佛教靈性佛教的價值觀。 佛教十二教觀中的靈性五觀和最初的佛教根本教義的五觀之間,不僅沒有絲毫的衝突,而且是相輔相成,沒有你高我低的區別。不同的教觀適應於不同根器的眾生,不同的教觀對應各種因緣的人,各種因緣的人具有各種的根器。所以,不同根器的人則學不同根器的法。 十二教觀諸觀各不相違,諸觀是一個不連續的整體,對推動建設當代人間佛教思想體系,深化當代人間佛教的靈性思想體系,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並進一步深入了對佛教的研究,從而夯實了佛教的理論。 佛教既然被稱之為一種宗教,那必定是講靈性的,因為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講靈性的。反言之,不講靈性的宗教也不稱其為宗教。因此,靈性實際上是宗教的核心。 靈性五觀亦是唯物的,而非唯心的。根據 聖宗 薄伽梵 淨悟維摩詰聖示:其實在《黃帝外經》中講到人有七千四百萬脈道,但後來古人爲了更好地推廣寶貴的醫學文化遺產,去繁取精,把繁瑣的、不容易懂的暫時地從《黃帝外經》《黃帝內經》中隱藏,把容易理解的脈道,如人的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以及數百個穴位公開,但隱去了七千四百萬脈道。 然而,這七千四百萬脈道對人體的生命至關重要,它將人和宇宙的關係呈現得非常透徹。七千四百萬脈道有七千四百萬億炁量子,這些炁量子遍佈於宇宙中。 人作為一個全息的小宇宙,具有七千四百萬脈道和七千四百萬億炁量子,與宇宙相互交流、相互溝通。這就是前文提及的靈性的生命觀。 靈性生命觀是實實在在的人間佛教,實實在在的人間佛教能夠通過七千四百萬億炁量子和宇宙相溝通。 現在雖然有些科學命題還在深入研討,比如平行宇宙。 人七千四百萬脈道、七千四百萬億炁量子和宇宙的七千四百萬億質子、光子、夸克,以及宇宙的最小的量子相溝通。 這些聽起來匪夷所思的現象,實際上都在《黃帝外經》中透徹地加以描述。但因為它只在中國漢傳佛教密宗中隱蔽流傳,千年以降,蘊道潛真,口耳相傳,所以很多人因為找不到文字記載而不理解。 七千四百萬億炁量子,無疑也是唯物的而不是唯心的。它是確確實實能夠為人們所體察、所實踐,只不過是要有緣起,要有因果。無緣得見的人,無緣得聞的人,聽見了也不相信,看見了也不相信。
在中國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