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思维显密解脱之差异
提供部分学习资料
(一)

 

 
[龙吟2154]为思维显密解脱之差异提供部分学习资料(一)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宗师多元文化专题学术讲座

一、《圣密宗金刚禅佛教 二零零六年年历本》

 
九月十一日

法不孤起、依境方生:

中国大乘各宗重视如来藏识:

(1)禅宗弘扬如来藏识,如来藏识发挥到顶点。

《信心铭》说:恒沙〝功德〞,尽在〝心源〞。〝心源〞——即如来藏识,〝功德〞即与如来藏识相契应。禅师倡祖师禅,初期禅宗,本如来禅。初期禅宗,传授心印的《楞伽经》,魏译楞伽即将(宋译)如来禅译作如来藏禅,体悟如来藏为修证法门。

九月十八日

(2)天台宗:

依天台智者说,如来藏即——即空,即假;即中实相,是约俗谛的妙有说。

如来藏解说为——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三种不同的如来藏名相。以配合天台学的三谛名相。

三十九、空如来藏即是俗谛;

不空如来藏即是真谛;

空不空如来藏即是中谛。

天台弘龙树中观学,融摄发扬如来藏识教说。

九月廿五日

(3)贤首宗:

贤首国师,努力发挥如来藏识教义,赋予《楞伽经》、《信心铭》玄义、注疏。贤首宗判五教分三类:

小教及始教——有教是法相宗;

始教——空教是破相宗;

〝终、顿、圆〞三教是法性宗;

以如来藏识,心具德为根本。

终教,如《起信论》如来藏识缘起说。

贤首宗所教判的顿教,即是禅宗。从后代〝圆教、顿禅〞一致的思想上,可以考察到,〝终、顿、圆〞三教皆以如来藏识学说为根本。

十月二日

故中国汉传密宗—圣密宗金刚禅佛教,以如来藏识教义为根本,与中国大乘各宗行者的修行和教法,共不共法,众德归一,万德归宗,无二无别。

十月九日

如来藏识教说,虚空无垢无自性,能授种种诸巧智;无始无终无生灭,性相常住等虚空。无所畏惧、自在解脱、清净无染,游戏神通。

二、20110918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宗师多元文化专题学术讲座圣密龙讲摘录:

精神解脱跟灵性解脱是完全不同的。所谓精神解脱仅仅是你个人的思想的进步、觉悟的进步。

我们经常在讲的阿赖耶识第八识它有染、净两分;它这个染分就是属于大脑的生理功能。大脑的生理功能在阿赖耶识中表现出来是一个染分;但是到了阿赖耶识的净分它已经是达到了灵性层次。所以,灵性层次它就不是属于你这个生理的控制范围之内,这个是属于宇宙的能量之一。

三、《密教之〝密〞——密义浅释之(一)﹒要旨》摘录

显教法门,发展到禅宗:刻苦修炼、克日见功,进而〝平常心是道〞......〝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无佛可成,无众生可渡,芸芸众生,无不是佛,佛与众生无异。〞的境地,已是最上法门。法门之高,若于须弥,仰止弥高。

因此,禅宗都须上根之人,才能修习。

禅宗法门高峻,但仍非肩负弘密历史重任之大道心、大圣心人所宜修习至终。

(待续)

 
《蓝天净云—龙吟2154》:网页连结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