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灵性的角度和高度
认识对待〝非遗〞
保护、传承和发展

 

【读者飞鸿】以灵性的角度和高度认识对待〝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

 

 
視 頻

 
弟子再次学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第一遍学习感觉不够深刻,今天再次学习,感觉真的是发聋振聩、醍醐灌顶!

师父教导我们以灵性的角度和高度认识对待〝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

「文化遗产也是如此,表面上看是传统的工艺、传承的古老的意识,但其实内里蕴含着历代的先哲先贤对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深刻的灵性洞察。

这些文化形态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人们对生命的真谛与极终智慧的探求。」

一直以来,弟子对非遗的认识限于物质层面。学习了龙讲以后,弟子想起自己曾经研究过香云纱的制作,香云纱的制作过程繁琐,需要经过〝三蒸九煮十八晒〞的独特工艺。而顺德地区下半年光照充足、日均温高、湿度大且多雨多晨雾的特点,使得晾晒香云纱成为可能。这些源自生活的创造,是一种〝天人合一〞生存智慧的具象化。

尽管现代化生产可以极大地提高工效,但是香云纱的生产却并未因此而大规模机械化,而是依然坚持传统手工制作。这种坚持,不仅因为其制作历史悠久、技艺传承人众多,更因为每一道工序都凝结了匠人的智慧与心血。《红楼梦》里那位嗜茶如命、孤寂清冷的妙玉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大多数读者认为她清高,其实是不了解中国的茶文化、茶道。所以,弟子认为赏析历史文物、非遗技术,这种跨越千年的审美共振,是对千年文化和非遗文化精神的致敬,要有一份敬畏和恭敬之心,否则链接不了宇宙天地和先贤先哲的能量。由此想到 师父这几年恩赐我们法场圣物,也是恩赐了我们伟大的宇宙能量。如果不清净,体察不到能量。

小时候回老家,推开门,一点声音也没有,进屋看见爷爷和大伯在绣花,那种专注和敬业令人动容。弟子前几年在制香的过程,感受到香的质量除了受到天气的影响,同样的香料、环境、机器,每个人做出来的香就是不一样,香气非常接近制作人的性格。而且,制香的过程要非常静心和专注,所以手工香不会有机器香的那种浮躁气。由此,弟子感悟到,正如庄子所云:〝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需对自身技艺不断雕琢,调整完善自己的内心,以追求技艺的成熟,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

南朝画论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圣人亘古至今通晓明白、与道相契。审美主体以清澄纯净的情怀去感受、体验审美对象所包含的情趣和生命精神。他们需保持本真和童心,以契合客体的本真,艺术创作才能〝技进乎道〞。 师父曾经说过:「张大千学画画,一定要临摹古代名画家的作品,把古代名画家的手法、技法学到,师古贤、师造化、师深心,是画家进入艺术中阴而成就的三步曲。」一如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以这种态度来面对,专注于自身领域,不断改进优化,不断雕琢自己,老老实实地将自己的事情做好、做精,没有做不成功的事。

〝守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笃实守正,就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自我初心,这〝非遗〞传承人需坚持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下,积极秉承工匠精神,才能延续历史给我们留下的资源和文脉。工匠精神既包含着孜孜不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还包含着追求道器合一、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强调〝器以载道〞以及个人内在价值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守正才能创新,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许多〝非遗〞拥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近些年来,它却受到了当地大企业的〝冷落〞。这主要是由于手工制作特性导致的利润较低,同时机械化生产的冲击也使得传统工艺面临挑战。〝非遗〞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当前弘扬〝非遗〞内蕴的工匠精神为新质生产力激发创新活力尤为重要。例如华为与DeepSeek打破美国垄断,突破自我,在这场技术革命中立于不败之地,给了我们打赢这次关税之战的底气。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活起来〞,而非躺在博物馆里。 师父深谙此道,在龙讲里特别强调了创新。在世界多元文明相互交融的今天,这种转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让〝古为今用〞的创新,利用传统非遗文化资源,鼓励传承人不忘初心、不失其本的前提下,为非遗项目注入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元素,不同文化的交流,能够促进和谐,促进世界和平。比如说在鸣钟法会上表演的舞龙舞狮、敦煌飞天舞等等,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渗透,以中国文化来表现我们伟大祖国的民族精神,自信自强,努力奋斗和积极修持,实现圆满人生,见性开悟。精神灵性文化是属于每一位与之有缘的众生,通过圣密仪轨让人调整自身与灵性宇宙之间的关系。当圣缘俱足时,每一位众生的灵性能够被唤醒、被启迪、被训练、被提升。

文运代表国运,一个国家的文化积淀在民族发展历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薄伽梵 师尊不辞辛劳,身体力行,为弘扬中华文化而挚心奉献,旨在启发众生的灵性,启动灵性宇宙的盎然生机,令所有众生都能从苦难中获得超脱,令精神生命获得升华,令灵性生命趋向光明自在解脱。

 

 
《塔州之光》:网页连结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