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南京大學歷史系
博士生導師李良玉教授
系列報導有感(三)
【讀者來鴻】〝用現象學來研究傳統信仰中的神通、感應、超感官經驗〞——學習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生導師李良玉教授系列報導有感(三)
![]() 三、李良玉教授智慧地提出用現象學來研究傳統信仰中的神通、感應、超感官經驗,而不是被簡化為〝迷信〞或〝不可證實〞 李良玉教授曾闡述:中國當代的宗教研究中,傳統信仰中的神通、感應、超感官經驗,往往不是被簡化為〝迷信〞,就是被懸置為〝不可證實〞的邊緣經驗。這種處境呼喚一種既不迷信、亦不剝奪其文化意義的分析方式,而現象學正提供了一種〝不判定真假,只還原經驗〞的思路路徑。
〝現象學〞的詞源可上溯至 現象學的研究方法是一種旨在探索現象本質和描述現象經歷的意義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的核心在於直接觀察和描述個體的經驗,避免先入為主的偏見或解釋。 李良玉教授闡述的這一觀點,為人類對未知領域,尤其對隱態世界之前期研討、探索,提供了一個正確、客觀的理路和方法。這是一個慈悲智慧的見地和方法論。 由此想起了十多年前,國宗局的一位司長曾談及他當年跟隨趙樸老,對一位女孩用耳朵識字功能的鑑定。 當時趙樸老親自在紙上反寫了一個〝佛〞字,女孩用耳朵識字後準確地把這個反寫的〝佛〞字寫了出來, 當時大家都非常驚訝,讚歎不已。 不過,在場有一當時名聲鵲起的所謂〝反偽科學〞鬥士x,竟然對趙樸老親自主持的鑑定都堅決不予認可,一口咬定是假的。現在看來也不足為怪,歷史已經證明孰是孰非。
這位司長非常客觀地和弟子們說:人體特異功能確實很多是假的,即使 ![]() 此外,此事也令弟子們想起道興長老曾經談起,他當年為何會突然放棄修習多年的太極拳,而改為修習金剛禪的。 道興長老說那天他和往常一樣,帶了三十多位修習太極拳的學員在孤山鍛鍊,這時看見很多人圍著那塊〝杭州文瀾閣碑〞,一問原來是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在拍攝 薄伽梵 師尊。 當時他看見 薄伽梵 師尊站在碑的一面釋放能量,令站在碑的另一面的那個人不停地在搖擺。於是,喜好打太極拳的道興長老就擠進人群去問 薄伽梵 師尊,能不能也令他也轉動起來? 薄伽梵 師尊自然是慈悲地滿足了道興長老的好奇心,手一指,道興長老便也不停地轉動起來了,一直到攝製組拍攝完畢, 薄伽梵 師尊一行準備離開時,道興長老還是沒有停下,於是他便急切地請 薄伽梵 師尊令他停止搖擺。 薄伽梵 師尊在道興長老身上一按,他便停止了搖擺。 道興長老第二天就設法找到了當年 薄伽梵 師尊在那裡用聖密宗金剛禪佛教的動靜禪陀羅尼治療眾生身心疾病的省中醫中藥研究所,請求 薄伽梵 師尊能夠破例讓他插班參加了金剛禪培訓班。 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每一位聖密行者都由不同的緣起開始修習聖密宗,又經過不同的宗教過程,在 薄伽梵 師尊的加持、引領下,經過〝清淨、無我、調伏、精進〞、〝教相、事相、戒相、圓相〞的熏習,逐漸成長為一名為幫助有緣眾生,正在努力踐行靈性五觀的合格的聖密行者。 綜上,李良玉教授闡述的用現象學來研究傳統信仰中的神通、感應、超感官經驗,而不是被簡化為〝迷信〞或〝不可證實〞,對人類正確認識宇宙顯隱態世界,遵循宇宙顯隱態規律,從而超越各種顯隱態障礙,切實領悟並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尤為關要。 敬頌 法安!
![]()
![]()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