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讲座第二三三讲
(一)
![]()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宗师多元文化专题学术讲座 因为〝众所知识〞,是出自我们的根本经典——我们的《圣祖经》。 那我们一起首先来学习一下《佛说维摩诘所说不思议解脱法门经》中的这一段经文: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两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狮子吼。」 经文暂时学习到这里。 我们这里就从〝众所知识〞开始,将祂进一步地、深入地加以诠释,分享宗下诠释的理念。 〝众所知识,大智本行〞,虽然八个字,但是,这八个字,拥有无量义。 这里所讲的〝知识〞,什么是〝知识〞呢?
从 圣宗 薄伽梵 至极 那么〝持明行者〞这个概念又从何而来呢? 持明行者就是 大圣 释迦牟尼 佛祖亲自派遣了六个 佛分别向天界、龙天界、夜叉界(阿修罗道)、虚空界、人间界,六个宇宙时空分别传授持明的教法。所谓持明的教法,就是密教的教法。
我们知道, 薄伽梵 至极 〝众所知识〞,这里,实际上就是指持明僧团。 当然对〝知识〞两个字我们还要仔细地解释、解剖。在这里暂时地先提一个头。 可能,有些人要问,密教难道不是 佛祖亲自传授的吗? 如果有人问,说明这个问题问得好。 其实 佛祖传绶六大时空的持明之祖,再由这些持明之祖——六位 大佛,各个传绶给各种时空,这跟 大圣 释迦牟尼 佛祖亲自传绶毫无二致。 因为 佛本身,祂不仅仅是在世界上有祂的肉身, 佛还有法身;有法身、还有化身;有化身,有等流身;有等流身,还有法性身;有法性身,还有自性身;有自性身,还有受用身;有受用身,还有变化身……种种、种种之类,十二乘名相,概括而言,总名为佛身。 当然,如果纯粹从学术的角度来判别,这个就是指 佛的肉身而总名为佛身,但是,实际上呢,是指 佛: 大圣 释迦牟尼 佛祖的 佛所具有的种种的理想的德行。此时候的佛身,也就是宇宙真理的法或者跟〝法性〞同义。
但是在法性的观照之下,就有法身啦,就有化身啦 因此,密乘教法的结集,第一个时空的结集就由 曼殊师利妙吉祥菩萨,实际上就是 妙吉祥菩萨、就是 妙吉祥佛传法,传法给 莎丹教金天,也就是在天的时空下传法。 那么 观自在 佛祂传法,传法给谁呢?祂传法给龙。 观自在菩萨传法,是在莫西林大龙王界。
莫西林大觉茹顶 实际上, 观自在菩萨﹒观自在佛祂传绶龙王界的密法:龙王界佛梵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