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禮
(二)
[中國文化公園 ![]() 這個介紹讓我很意外,但也是因為這樣,才聯想到中國古代禮儀中的〝束帛〞,就去查了一些資料,結果就在清朝道光年間一本叫《康輶紀行》的書裡面,看到寫著:〝蕃僧見人,必以哈達,即古之束帛。〞我想,這位作者應該和我一樣,也是馬上想到了華夏民族古已有之的禮樂文化,而我最初想不到,可能是因為我們這個時代,與這些傳統禮儀畢竟已經相去甚遠!但這裡說的哈達,很顯然更像是制幣而非束帛,或者,就是取其精義,〝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於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禮。是故,唯賢者能盡祭之義〞(《周禮》)。
所以,當時的文成公主和李道宗,在與松贊干布見面的時候,是否就像《開元禮》裡面介紹的,當見到吐蕃王松贊干布,就奉上了束帛之禮?而松贊干布接過束帛之禮,對輕便而華貴的大唐天絲無比愛重,從此,〝自亦釋氈裘,襲紈綺( ![]()
中國漢傳密宗有一位鑑證師,是已經虹化的臺灣千佛山上白下雲老禪師,他圓寂之時,天現日光霓虹, 智及宗師所在的澳洲塔州,出現了巨大的極光,當地報紙報導了這次七年來最強南極光,這些都是我們前面說過的虹化伴生的自然征侯。這就是虹化。老禪師本人也是一位外禪內密的古梵密密僧,古梵密就是中國漢傳密宗的另外一個稱呼,他曾經在 所以,如果沒有中國漢傳密宗的口傳歷史,或許我們很難想到流行於藏地的獻哈達其實是延襲了漢地的宗教禮儀,並且,其中真正的傳播使者,就是我們的主人公——了不起的文成公主,他把這個宗教禮儀從大唐帶到了藏地。同時,儘管歷史變遷,一切都在隨著因緣而不斷變遷,但是在中國漢傳密宗,仍然傳承著這個古老的禮儀。所以,這些代代相承的口傳歷史,代代相承的、傳承未斷的佛教法脈,其實不僅僅是有佛教修行方面的價值,也同樣具有文化的、歷史的,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的價值,確實非常珍貴、應當重視,從某種意義說,它實際上是有著活化石一樣的原生態的意義,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歷史真實,包括更好地瞭解我們所不知道的文成公主。 今天就先說到這裡,下次繼續,謝謝朋友們。 ![]()
![]()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