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順因緣 坦然應對
(六)

 

塔州之光

 
中華文化‧  智及 宗師華語廣播演講選載: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演講摘錄:

 
松贊干布,在歷史上,又翻譯成為棄宗弄贊、棄蘇農贊,為當時吐蕃國王,他是第33代贊普。按照吐蕃的傳統風俗,就是稱雄強為贊,大丈夫稱為普,所以稱為贊普,也成為吐蕃稱讚國王的美稱。

 

 
吐蕃王朝,最初出於西羌。這個西羌開始居住於雅隆河谷, 雅隆河谷,就是今天的西藏澤當、瓊結的地區。相傳,其祖師棄聶器贊出任六族六牦牛部的首領,號〝鶻提悉勃野〞。

羌,是我們在漢代的時候就已經被確立為五大少數民族之一,當時五大少數民族是匈奴、鮮卑、羯、氐、羌,就是這一個羌。

吐蕃王朝逐漸地強盛,在棄聶器贊所創之業的基礎上,吐蕃逐漸強盛,設大論為正相,設小論為副相,下有一套政權系統。進至6世紀的下半葉,松贊干布的祖父柜素若,以都匹播城(今西藏瓊結)為都,接連統一了鄰近的部落,拓展了領土,成為西藏高原的一個強國,與其北的蘇毗、其西的羊同,並稱為三大國。松贊干布的父親論贊索繼位後,把邊界大幅度地向蘇毗推進,並讓羊同表示臣服,從而使吐蕃成為西藏高原中的宗主之國......

很顯然,吐蕃王朝的情況,對大唐李世民構成了隱患。爲了邊疆安寧,李世民接受了大臣們的提議,運用和親的方法進行招安,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化干戈爲玉帛,成就了一段千古的佳話。

今天由於時間的原因,聖密龍講暫時到此結束,明天再見!

阿彌陀佛!

(完)

 
(參見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20160116日第535次華語廣播演講)

 
《塔州之光》: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