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宴坐 三密陀羅
(九)

 

塔州之光

 
中華文化‧  智及 宗師華語廣播演講選載: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演講摘錄:

 
這也即是 大聖 釋迦牟尼 佛祖住世時期傳授的原初佛教的修持法門。〝滅定〞法門,是高於〝四禪八定〞之上的法門。根據經典的記載,修行到了這一個境界,已經可以稱為〝無我無性——捨壽〞,因此稱為是〝無性定〞。

 

 
對於這一個〝滅定〞高於〝四禪八定〞之上,在部派佛教之中有過激烈的爭論、討論,這個〝滅定〞究竟是怎麼樣一個相狀?但是當時部派佛教相互之間議論的時候,最終不得要領。

而在這時候,長者 維摩詰,藉著佛梵持明僧團在毗耶離城而推廣佛祖密教,因此,祂直截了當地把〝不起滅定〞這句話表現出來。

沒有起滅定,但怎麼能現諸佛的威儀呢?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意思? 聖宗 就在這裡做了一個非常精闢的解釋,

聖宗慈悲聖密龍講說,祂說:

〝不起滅定〞,此地所謂的〝滅定〞,實際上〝不起滅定〞就是已經指靈性的修行達到了靈性的虹化。

在這裡可以這樣講,佛教所說的〝觀空〞的禪定,在演變中漸次地與三界的次第符合,三界中——無色界的次第,完全是後代佛弟子們修定的過程。

眾所知識,大智本行,逮諸總持,神通自在,三密的修行,三密證果,三密陀羅尼,百相萬行,即身成就,在身懷命中由本意故得之必須的理論下組織安立成功的。

聖宗開示說,他說:〝不起滅定,實際上是指三種的虹化。〞

今天由於時間的緣因,我們的聖密龍講,暫時到此結束。

(完)

 
(參見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20140427日第356次華語廣播演講)

 
《塔州之光》: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