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淺論金剛禪靈性美學及其內涵—金剛禪學系列之一(6)
禮斌、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來源:《探索科學》雜誌 2023年第1111期
EXPLORE SCIENCE 理論與實踐
〝美的規律〞是〝人的本質〞不斷追求的境界。人類發展的歷程和趨勢呈現出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不斷邁進。歌德曾說,一個人只有經歷過歡樂和痛苦的體驗,他才懂得什麼應該追求,什麼應當避免。同樣如此,金剛禪靈性美學這種獨特的審美實踐是可以把實踐者帶到一個情感體驗的世界,通過體驗來擴大他自己的人生經歷的。因為體驗實際上也是一種很重要的人生經歷,因為它只有當您投身其中,通過自己的切身感受才能產生。所以從體驗中我們所得到的人生感悟就其深刻性來說是一般認識所不能企及的,它對於完成一個人的本體建構非常重要。金剛禪靈性美學的審美實踐,克實而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祂的超越性,超驗性,神聖性,殊勝性,圓滿性,是不可以把祂想像出來的,而是必須要去親修實證,親因親果的。
有關超驗世界其實一直是哲學家們探索的重要話題。現代美學家已認識到,美學性質上雖然屬於價值哲學,但是價值論和認識論是不能截然分離的,因為任何評價都基於認識,所以超驗性是以人的意識性為前提的。意識不僅是指對外界的意識,也包括對自身的意識,思考自己為什麼活,怎樣活才有意義。這樣他的經驗生活中就有了一個超乎經驗生活之上的世界。經驗世界是人的物質生活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所追求的都是一種有限的、暫時的目的;超驗世界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世界,只有進入這個世界,人的生活才有了無限的、終極的目的。這思想最早來自宗教,柏拉圖、康德的超越性都深受宗教思想的影響,都是以〝靈魂不朽〞為前提的。然而,他們所不知道的是,金剛禪靈性美學所解釋的靈性世界,是一個超越精神世界的超驗世界。精神世界和靈性世界,在隱態世界而言,是隸屬於四重多維度時空的處於不同宇宙時相的超驗世界。
對靈性的認識,對宇宙靈性的認識,對隱態世界的認識,對超驗世界的認識,古老的中國文化其實早有探索和記錄。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的史前文化:吉兆文化、甲骨文化、《連山》、《皈藏》、《大易》、《山海》、《水經》、《天象》、《內經》、《老子》、《莊子》......以及中國漢傳密宗—聖密宗金剛禪佛教的教相、事相、戒相、圓相和《大日經》、《金剛頂經》等根本經典,乃至啓蒙原始文明的聖密儀規,都是全方位地記載宇宙與人瑜珈的靈性記錄,都擁有對於宇宙靈性美學的極其浩博的人文靈性資源的積澱。宇宙靈性美學提升了中華民族和諧道德、慈悲智慧、瑜伽宇宙、剛陽向上的民族精神。
故而,金剛禪學是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宇宙靈性美學,是能夠帶給每一個家庭和平、和諧、喜樂的宇宙靈性科學。金剛禪學是當之無愧的人間佛教,遵循古天竺時期一貫以來的以人為本的思想,破除婆羅門教的神本位論,旗幟鮮明地倡導帶著〝度一切苦厄〞的神聖歷史使命,積極地入世,到人群中去,到城市中去,到眾生需要的地方去,以聖蓮花入淤泥而不染,八地聖行,百相萬行,生,為眾生而生;死,為眾生所死。為實證隱態世界靈性生命實體,每一個遵行薄伽梵〝兩貼聖方,八味聖藥〞教導的金剛禪瑜伽行者,如果能做到24小時與薄伽梵無間斷瑜伽,那麼他的生命過程就會無時不刻地在瑜伽美、發現美、傳播美,進而創造美,自然也會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世出世法,圓滿無盡。
現代實踐論美學以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為理論依據,認為美是人由於通過生產勞動改變了自然與人的關係,使自然由〝自在的〞變為〝為我的〞、與人從對立的變為親和的,才有可能成為美的對象。從這個基本立場出發,從金剛禪靈性美學對宇宙靈性美的特性深入、生動而具體的認識和揭示來看,金剛禪學祂恰恰是實踐論美學核心命題〝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因為祂把美、美感、自然美等美學上的根本性的和重大性的問題,放到人的偉大生命實踐活動基礎上來考察,引導人們去認識這個幻境世界,認識自我,認識人與人之間是一個不連續的整體,人與社會是一個不連續的整體,人與自然之間是一個不連續的整體,人與宇宙是一個不連續的整體,國家與國家之間也是一個不連續的整體。個體在生命的歷程中,在與薄伽梵的瑜伽實踐中,體察到個體靈性在宇宙中的投影,體察到個體靈性與宇宙靈性交流互動的重要性,通過薄伽梵為修行個體度身定做的漸修頓悟的宗教過程,最終覺知真如自性,臻至宇宙真實。任何人,只要是祂作為一個人之為人的類存在物,祂能接受自身不容否認的佛性論事實,祂願意來瑜伽薄伽梵,願意來做永恒生命的探索,那麼就必定會有一部屬於祂自己的獨特的靈性美學歷程,祂終將在薄伽梵靈性導師的指引下,實現美學極終意義上的解答。不僅如此,後實踐美學所關注的審美的感性、個人性、超越性等問題,亦能在金剛禪學這個神奇的宇宙靈性美學中得到融洽於宇宙規律的美之感覺與體驗。
(待續)
《塔州之光》:網頁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