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金剛禪靈性美學及其內涵
(四)
【轉載】淺論金剛禪靈性美學及其內涵—金剛禪學系列之一 禮斌、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衆所周知,世人都極為關注外在的形體美和感官美。然而,這種美是非常短暫的,所謂紅顏易老,青春難駐。從佛法角度來看,世間一切都是無常的。相對外在身相而言,內在美才是歷久不衰的。它不會因年齡漸增而失去,正相反,內在的美需要通過長期積累才能綻放光芒。就像璞玉那樣,經過無數次的雕琢打磨之後,方能展現它所蘊含的明潔之美,純淨之美。這種內在美,就是人格的美,心靈的美,生命品質的美。從佛法觀點來看,內在美的至高境界就是佛菩薩。佛菩薩不僅具有內在美,同時也呈現出外在的美。《大阿彌陀經》記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令如佛。〞也就是說,薄伽梵佛陀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是圓滿的,無可挑剔的,是佛陀成就的無量功德顯現。對菩薩的莊嚴寶相,也有眾多的生動刻畫。比如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雲:〝善現比丘形貌端嚴,顏客姝妙,其發右旋,如紛青色,頂有肉髻,身紫金色其目長廣,如青蓮華唇口月色,如頻婆果頸項圓直,修短得所胸有德字,勝妙莊嚴七處平滿其臂纖一長,手指緩網,金輪莊嚴。〞印度早期的佛、菩薩雕像,一般都面相豐圓,而且帶有圓形的光背。一些壁畫也多在佛像背後畫上圓項光。圓形,具有和諧、自然、完滿等許多美的因素。圓代表了一種最高的境界,最理想和最完美的美學標準。佛教美學推崇圓的形象,圓應無方的思維活動、圓滿的修行結果,就是力圖追求一種完美。聖行的佛就是覺行圓滿的人,是眾產生就智德圓滿的人生榜樣。正因為如此,學佛,就是要學習佛陀的聖行,以佛菩薩為榜樣,熄滅貪嗔癡,勤修戒定慧,開發自身本具的光明自性,開發潛在的高尚美學品質,最終成為融洽於宇宙真善美至純至真的人,成為至善至美的人。 佛教這一東方世界的精神之花,包含著極為豐富的靈性美學思想。由於它的存在,東方美學園地顯得更加博大深遠。除了有著眾多關於佛菩薩人物美的深度刻畫與描寫,佛經裡有關不同時空場景的描寫也充滿著不可思議的藝術美。有關佛陀所居住的超越界靈性美境,在佛經裡的描述可謂比比皆是。如在《道行般若經﹒薩陀波倫菩薩品》中,有關理想國鍵陀越城的描寫:〝其城縱廣四百八一里,皆以七寶作城,其城七重,其間皆有七寶琦樹,城上皆有七寶,羅毅堤緝,以復城上,其間皆有七寶交露垂鈴。四城門外,皆有戲廬。繞城有七重池水水中有雜種優缽蓮華、拘文羅華、不那利華、須健提華,末願鍵提華,皆水池中生。陸地有曹葡華。如是眾華,數千百種。〞其實,一切美,無不是靈性投射的美之幻影,無不是緣起性空宇宙人生觀之體現。有聖行佛陀的無量靈性功德,必定臻至那涅槃寂靜的超越界聖佛密境和聖密佛境,獲得那圓滿無盡的莊嚴寶相。然而如此,從哲學本體論出發,佛教實際上又是從根本上徹底否定了一切美的。按照佛教哲學對世界本質的看法,世間的一切存在,無論是自然還是人生,無論是世尊還是涅槃,其實都是夢幻空花。佛教的〞緣起性空〞論告訴我們,世界的萬有是沒有本質的,它依緣而起,而無自性。正如《中論﹒觀四諦品》中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這種沒有〞自性〞的世間諸有法、相,佛祖在《金剛般若經》中將之描述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因作如是觀。〞如此來看,一切美無不在緣起性空的宇宙規律之中,一切美的本質從超越界來認識就是空,第一義才是美之真諦。 佛教詮釋學話語境意義下的靈性美學,雖然實相難知,涅槃難至,第一義美之真諦要獲取卻是可以〝覺〞或〞悟〞的。《涅槃無名論》云:〝玄道在於妙悟,妙悟在於即真。〞真如實相如果從甦醒靈覺開始,在神聖超越界指引下一門深入,一路精進,以身、口、意三密加持,以三密陀羅尼瑜伽超越界,是可以通達那〝覺行圓滿〞境界的。這種〝覺〞或〝悟〞完全是屬於心理學領域裡的一種意識活動。然而,祂並非是一種〝終點的直覺〞,並非六識所能通達的最高審美境界。要獲〝道〞成〝佛〞的極至,進入那〝三極無相〞的妙高峰頂的最高審美境界的極至,就必須要開啟十三層識的佛教超越界美學體驗。撇開歷史程序中上述文化史以上的佛教美學思想,從佛教史意義上來看祂的美學思想,我們就不難發現,祂始終體現出淨化人心的一種內在靈性美,是一種可以人人親力親為,親因親果,聖因聖果的體驗美學。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