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金剛禪靈性美學及其內涵
(二)

 

【轉載】淺論金剛禪靈性美學及其內涵—金剛禪學系列之一(2)

 

禮斌、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來源:《探索科學》雜誌 2023年第1111期

EXPLORE SCIENCE 理論與實踐

 

 
一、緣起:人類的美學探索

人類文明的歷史,有著長久的美學記憶、美學鑑賞和美學追求。古代是我們的宗教以及我們的文化中那些最持久的要素所誕生的地方。在古代的藝術和文獻中有著太多的我們所渴望擁有但又望塵莫及的東西。在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序中,人類不僅通過勞動創造了無垠多彩的美,也在勞動創造和思想活動中探尋美的本質和美的價值。如果說美學是研究美的事實的學問,那麼人類對美的探索和揭示過程,就是一部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宇宙互動中自我真如和宇宙真實的心路歷程。換句話說,人類美學的歷史事實,其實就是一直在探索和研究最廣義的美。正因為如此,〝美是什麼〞歷來是哲學研究的一個根本問題。人類歷史上不同的文明形態下,先後發展出豐富多彩的美學形態和美學事實,有的至今仍留存於偉大的人類史詩記載中,留存於不同地層的考古文物中,亦留存於各種各樣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縱觀學術界深入研究的希臘的美學、希臘羅馬時代的美學、中世紀的美學、十七、八世紀的美學、康德的美學、康德以後的哲學的美學,以及科學的美學和近現代的各類美學源流和思潮,人類對美探索、解釋和追求從未停息。

十八世紀以來,美學從作為哲學規範學變成一種經驗科學、說明科學,其主要研究對象,即所謂美已變成藝術,變成從心理學的見地上,研究藝術的製作和鑑賞,從社會學見地上,研究他的起源和效果的一門學科。1750年,鮑姆嘉通出版的《美學》一書宣告了美學的誕生,進入一個學科意義上的建構時代。黑格爾在將美學轉換為藝術哲學,以表明〝藝術〞或者〝美的藝術〞才是應該關注的對象時,暗示了藝術不只是美學的對象,也是哲學關注的對象。將美作為理念的感性呈現,已經顯示出不同於古代哲學的感性特質,其總體精神卻與後者有著內在一致性,即都是從理性角度規定感性。馬克思在對黑格爾思想內核批判性繼承的基礎上,同樣對美學有著深度的哲學思考。在馬克思的整個學說中,美學佔一席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他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等著作中,有關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以及關於人類進入資本主義階段後的異化、人性、人道主義、感性以及個人全面發展等都有極為深刻的論述,認為人的特殊本質的全部因素都是在勞動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作為人類社會生活一個重要方面的審美和藝術活動也是如此,從而把近代以前關於美的本質探討轉向美的產生,轉向藝術、社會、人生。馬克思富有成效地利用審美維度作為鑰匙去想像非異化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馬克思的審美維度看起來似乎很像是某種藝術才能和審美追求的統一體。這種被稱之為〝解放感覺的美學〞,只有當人類超出最初的自然的粗陋需要之後,形式才開始具有獨立價值,並通過它的外觀而訴諸人的感官,於是便具有了美的意義。

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主導人類社會勞動的今天,人的審美貧困以及資本主義社會和諧美的缺失已成為一個十分普遍性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爲了生存每天不得不勞動,然而在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物質財富後,人們卻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不快樂,心靈的藝術乾涸令人們無法安住於內在的和諧與喜樂。大量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藝術源於人之生存需求,它在反映實是人生中讓人看到一個應是人生的願景,使人在苦難中看到希望,在幸福安樂中免於沉淪。這樣就與現實人生形成一種張力,引導人不斷地走向自我超越。顯然,藝術為人的生存打開了一個超越的維度,讓人無論是在順境中還是逆境中,都能振作精神,爲了一種理想化的生存而努力。在當今人類面臨各種天災、瘟疫、人禍和社會動盪,深受三界火宅眾多苦難煎熬之際,從中國古代關於藝術和審美的思想體系中萃取拔苦之法和靈性營養,乃是人類文明繼續前進和發展的重要動力。

早在民國時期,有識之士就曾指出,現今的中國,總要算是藝術的花不開,哲學的果子不結了。乾燥的心田上,不是要澆上些水,幫助他發芽的機會么?當時一些有著深厚國學根基的思想先驅在探尋救國之道時,抱著藉助美學來改善國民人生的強烈意願,就已在介紹西方美學時有意無意地融入了我國傳統人生論哲學的思想。儘管各家的思想觀點不同,具體的論述和主張不一,如王國維提倡借審美來〝解脫人生的苦痛〞,梁啓超提倡以審美來實現〝生活的藝術化〞,蔡元培提倡〝美育代宗教〞等,但總的思想傾向無不關切當時代的現實人生,希冀審美救世,淨化人心。而要成為道德的人,他首先必須成為審美的人。實際上,所有美的現象,不論屬於他的鑑賞或者關於製作,必定是意識上、精神上的事實。離開意識,除掉精神,則美畢竟不可得。

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審美意識、藝術活動之類的精神生活過程,是作為人類物質生活過程的昇華物,由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所決定的。人們在發展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改變客觀現實的同時,也改變著自己的審美意識和藝術活動。只有把審美意識、藝術活動擺在統一的社會歷史過程中進行研究,才能科學地說明它們產生、發展的規律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然而,意識上的存在,不一定是純個人的,在許多場合,都間接是多數意識的共同產物,故而美的事實時常是社會的事實。無論從心理側面觀察還是從社會側面觀察,美的事實的根本,都和人生的價值有密切關係。而要探討人的價值,是不能夠停止在相持的科學範圍,一定要深入到哲學的層面。人既要從現實生存中學習審美和超越,又要避免陷入一種形而上學的迷誤,從性相層面來說,還需要進一步深入到靈性美學層面。中華美學精神根植於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集中體現在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觀、審美觀和藝術觀,是中華文明區別於其他文明的重要特徵,擁有極為豐富的思想內涵。本章試圖從宗教哲學的視角,探討中國漢傳密宗—聖密宗古梵密金剛禪佛教的靈性美學(下文簡稱金剛禪靈性美學)及其內涵,期待拋磚引玉,重視對薄伽梵佛梵持明密教這一人類文明的精粹、靈性文化的瑰寶進行美學意義上的搶救性發掘和保護。

(待續)

 

 

 
《塔州之光》: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