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空行大法不可辱
(四)

 

系列報導﹒讀者來鴻| 神聖空行大法不可辱(四)

 

 
編者按:

二十多年前,我們也親眼目睹了不少聖密行者在杭州公開表演了快起快落的空行大法,他們是大家熟知的金剛慈華、金剛妙珍、金剛忠杰等,請靜候他們和大家分享修行體悟

 

 
在數年以前,弟子的一位同修收集老報紙,驚喜地發現了一份19871218日的《深圳特區報》,在頭版有一篇文章,題目叫《〝金剛禪〞祭起〝空行大法〞 八歲女童空行而起》。他很興奮地把報紙帶給弟子看,弟子因此有緣親眼看到這份珍貴的老報紙,學習這篇當年最為〝原汁原味〞的報道。

文章作者〝李國華〞的〝[本報訊]〞,頭版發表記錄了當時八歲的金剛法聖長老,〝昨天,在深圳會堂〞〝騰空而起,離檯面約有30厘米的高度,使觀眾瞠目愕然,驚歎不已〞。並在結尾處指出法聖長老以往的空行表演,曾經達到〝最佳記錄是1.06米,這一人體生命活動的奇景已被攝入鏡頭〞。

文章雖然在當時的氣功熱潮中,是以當時代人的理解,使用了〝氣功〞名相,但其中的言語概念,充滿佛教用語,比如〝空行大法〞、空行大法三階段的成就分別為:〝空行母〞、〝神通師〞、〝即身佛〞,相信這是源自於 師尊的介紹;包括其中講到〝身心出現超意識境界〞〝金剛禪冶煉者產生「宇宙意識」,人就可以空行了。〞都充份證明當年的 薄伽梵 師尊遵循和調伏於 聖宗教導,方便入世弘法,廣結善緣,但雖然方便,弘揚的仍然是清淨無我的中國漢傳密宗,並在張震寰主任和錢學森科學家指導下,努力以現代語言詮解人與宇宙是一個不連續整體的華嚴理念。

空行大法是由 大聖 釋迦牟尼 佛祖建立,由四大層次組成,每層各有五部,總概以清淨、無我、調伏、精進的內心心理結構為依託。因時輪所限,當時 師尊作了部份解密,所以文章應該是根據 師尊當時的詮解,用自己的語言介紹了空行大法三個層次的顯態示現:〝第一階段的騰空特點是快起快落;第二階段的騰空特點是慢起慢落;到了第三階段即可自由飛翔。〞並說〝目前,王岱煒(指金剛法聖長老)的空行功力已達到第二階段。〞顯然,作為一個如實報道的記者,他目睹的空行表演是〝慢起慢落〞,所以才界定為第二階段。衆所周知,慢起慢落絕非一般靠肌肉力量訓練達成的彈跳等等所能達成的,所以,這是難以造假的聖密空行大法的修行聖果。

當時,1987年、1988年, 師尊正是這樣在張主任,錢老師,李之楠秘書長等的領導下,帶著金剛法聖等弟子,從西安交大、南京、無錫、常州、杭州、南寧、深圳......一路下來,終於,在這份《深圳特區報》發表了這篇珍貴的歷史記錄:頭版文章《〝金剛禪〞祭起〝空行大法〞 八歲女童騰空而起》,官方報導金剛禪空行大法。這是祖國寶貴的靈性文化遺產,全世界人民慈悲、智慧、大愛、和諧的文明精粹。

但是,弟子現在卻震驚地聽聞:如此神聖清淨的空行大法,被一名叛教者聲稱為〝假〞!

難道:當年眾多觀眾的親眼目睹是假?!

《深圳特區報》的官方報道是假?!

弟子不知道這位出生於1989年的叛教者,他有什麼資格可以否定一個早在他出生以前就被眾多國人和官方報道證明的事實?!

中國漢傳密宗是探索隱態世界的學問,要進入隱態的靈性世界,確實不容易,需要清淨無我調伏精進,需要放下對顯態世界的相的執著,可以說,相的執著少一分,清淨一分,就能進入隱態世界一分,相的執著少十分,清淨十分,就能進入隱態世界十分,一顆充滿分別執著、充滿貪嗔癡我慢疑的心,想要理解、體會生命個體迴歸宇宙法性的喜悅、體會理解宇宙靈性的力量,確實很不容易!所以 大聖 佛祖才會在兩千多年前就指出,聖法弘揚會受到一些無知者、淺知者的攻擊詆譭。

但是儘管如此,《聖祖經》所說的此類新修菩薩,也是因為〝我初不聞從何所來〞,是對於〝所未聞深經〞而產生〝不能隨順〞〝說其過惡〞,就像弟子身邊的一些親人朋友,最初確實可能如此,但在瞭解和經歷以後,都是會尊重事實,對 師尊和聖教認可、讚美,甚至感恩,甚至步入親自的探索實踐。也正因為正常心理素質的廣大眾生如此,所以聖法的未來光明可期!

可是弟子在這位倍受聖教恩德,卻又以怨報德,肆意攻擊聖教者過去的一些報告中,分明看到其中記錄著他當年的親筆陳書,陳述其親歷靈性加持的不可思議,甚至,弟子現在才知道,弟子早就看到過的訓練空行的兩個兒童的照片,其中之一就是這位!弟子真是對他現在的言論覺得不可思議!他甚至連這種 佛祖所言的新修菩薩都算不上!只能說,這正是應了 師尊當年的教導,攻擊聖通者,往往都是自己修不出聖通的人。想來,攻擊空行大法為假者,也是因為自己沒有修成功空行大法。可是,自己修不到,不能承受修行的艱苦,不能達成聖法的清淨,尚屬於正常,而罔顧事實胡言亂語,已經是基本道德的問題,而當道德問題開始產生社會效應,就需要上升到用法律來衡量。

一個毫無根據的肆意詆譭,爲了繼續搏取將要失去的理解,需要用無數的謊言來加固謊言本身不存在的邏輯,但是終有一天,沙灘上的建築會徹底崩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造惡而不知悔改,再有悲憫者的靈性功德分享,恐怕也難以不落因果。

 

 

 
《塔州之光》: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