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講座第一四九講
(二)

 

 
[龍吟1883]多元文化講座第一四九講(20120505)2

 
【藍天凈云﹒原創圖文】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多元文化專題學術講座

[附] 薄伽梵 師尊參與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

全球化時代南北傳佛教的發展與使命—略論佛教如何展開世界大弘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內容提要】

回眸歷史,十八至廿世紀,不幸發生多項戰事;僅廿世紀兩次世戰,人類自相殘殺。不同文明、宗教、民族、文化之間暴力衝突,各種矛盾,盤根錯節,複雜多變,人類之間,兵戈相向,手足相殘,時局慘痛。

全人類迫切需要和平和諧。爲了迎接與響應此時代和平之期盼與呼喚,全球展開有關〝倫理和宗教〞之對話,于全球諸文明、宗教之內在,尋覓具有普適價值之〝全球道德〞,人類正在積極行動起來。

信仰涵括神聖與世俗兩大層面,而且也應看到信仰之中及信仰之間都有著很大的商討、探究的空間。

佛教僧伽于佛前誓立宏願,勵志修行,以和平、和諧、喜悅、寬容、開放、平等的優秀心理狀態,迎接與響應來自不同宗教、文化、民族、文明的影響與挑戰。

全球諸乘佛教Together We are One,世界佛教青年僧伽協會(WBSY)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金剛乘佛教、Tantrayana 佛教等,世界佛教諸乘諸派青年僧伽們以〝Together We are One〞為主題,圍坐一起,討論〝上求菩提,住持佛法,化導眾生,成就極果〞為生命職志和全球大弘之偉業。

〝全球和諧、互助共進、人類喜悅、多元共存的目的,終將達成〞。

〝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暨香港佛教界迎請佛頂骨舍利蒞港瞻禮祈福大會〞保護了〝佛頂骨舍利〞〝中國漢傳密宗〞在內的許多〝原生態〞佛教文化遺產,令其不致消亡。它長遠之歷史意義,展現中華文明理論之文化、道德、教育、哲學、社會、精神價值和靈性價值,更于實踐上體現信仰理解、和諧寬容、離垢晶瑩、返璞歸真等。中華文明所特有之釋、儒、道、醫、法、玄......等等實際昇華之靈性大用,此乃遠遠超出是屆大會意義之本身,中華民族于全人類存亡興衰之危機關鍵時刻,立下永不磨滅之神聖功勛。

【關鍵詞】

世界論壇 哲學資源 薄伽梵密 WBSY 曼荼羅 超越界

【正文】 佛教如何響應時局挑戰展開世界和諧大弘

二〇一二年四月,無上神聖、舉世矚目的靈性盛宴——〝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暨香港佛教界迎請佛頂骨舍利蒞港瞻禮祈福大會〞將在中國香港拉開帷幕。

本屆〝世界佛教論壇〞突破國家和地域疆界,在中國香港殊勝召開,必將成為中國佛教發展史上最高的表現形態,也是世界佛教發展史上的巨大盛會,更為全球宗教史上之里程碑。

在世界宗教舞臺上,歷史性地出現了一個涵概兩岸四地、世界佛教界、教內教外相互交流的〝平等、多元、開放的高層次對話交流的平臺〞,以〝和諧世界‧同願同行〞為主題的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

迎請 佛頂骨舍利蒞港瞻禮祈福大會,傳遞了 大聖 釋迦牟尼佛祖極終善性的慈悲和智慧之神聖靈性宇宙資訊,已真實地降臨中華大地,幅射全球,庇佑無量眾生,升起無垠清凈大用。

問題之提出:回眸〝歷史悲喜劇〞

回眸歷史,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間的歷史舞臺發生了許多戰爭;僅二十世紀就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正如在展示一部人類自相殘殺的〝慘劇〞。不同的文化、宗教、民族、文明之間衝突,所產生之各類各種複雜矛盾,導致了人類相互之間兵戈相向、手足相殘的慘痛時局。正因為此,人類迫切地需要和平與和諧。

爲了迎接與響應此時代之和平呼喚,一八九三年在美國芝加哥召開了〝世界宗教國會〞(Parliament of the World〞s Religions )。一九九三年,在其百年之紀,召開第二屆〝世界宗教國會〞會議,發表《走向全球倫理宣言》以來,〝宗教對話〞日益成為時代之主題與世界強音。

2001911日美國本土無端遭受到恐怖分子一系列的自殺式襲擊。當全世界善良人民,被〝九一一事件〞所震驚,在對恐怖主義深惡痛絕之同時,人類迫切地需要和平與和諧之呼喚,問題之提出更為迫切。

中國佛教徒乃至全人類之積極響應

如何重建公共信仰並處理各種不同性質信仰之間的衝突?在當代世界重建道德體系的過程中,信仰又將扮演何種角色?這些,都是困擾目前世界的核心問題之一。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三日至九日,澳大利亞﹒墨爾本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了主題為〝創造一個不同的世界:相互傾聽,康復地球(Make a World of Difference: Hearing each other, Healing the earth )〞的第五屆〝世界宗教國會〞大會。

全球超過百餘種不同宗教流派的萬餘相關人士和諧地團聚在一起,進行了友好的討論與合作。

祖國著名宗教學家卓新平先生,在其今年三月所作主題為《當代中國的信仰理解與信仰寬容》演講中,明確支援對信仰應持開放態度,他提到:〝信仰涵括神聖與世俗兩大層面,而且也應看到信仰之中及信仰之間都有著很大的商討、探究的空間。〞

實現全球倫理和宗教對話,需要在全球各民族文明、各種宗教中尋找一種普遍的〝全球性道德〞;全人類正在積極地行動起來。

在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中,佛教僧伽于 佛前誓立宏願,勵志修行,以和平、和諧、喜悅、寬容、開放、平等的優秀心理狀態,迎接與響應來自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影響與挑戰。

卓先生進一步闡述到:〝因為信仰是人類求知的產物,是對〝未知〞的一種具有模糊性、神秘性、神聖性、整體性的把握,顯然這其中也有對尚無法獲得答覆之問的〝自答〞〝自解〞。已知是有限,未知乃無限。信仰的言述有其平等性,無論是哪一個層面的信仰,在關涉理性和確知的方面則都是相似或相近的,很難說此高彼低、此真彼偽。〞

由此而精闢地引出了〝信仰與信仰、信仰與道德〞之間的微妙聯繫。

全球諸乘佛教Together We are One

在參與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的大方向前,全球諸乘佛教應如何展開世界大弘?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金剛乘佛教、Tantrayana佛教,世界佛教諸乘諸派青年僧伽們以〝Together We are One〞為主題,促膝圍坐,討論〝上求菩提,住持佛法,化導眾生,成就佛果〞為生命職志和全球大弘的偉業。由是,〝世界佛教青年僧伽協會〞(World Buddhist Sangha Youth ,簡稱〝WBSY〞)應運而生。

佛教所面對的是人類〝生老病死〞之痛苦,如何化解痛苦對蕓蕓眾生具有普適性意義。佛教五戒十善之道德規範,六度四攝,自利利他,寬容慈悲與平等理念之大乘菩薩精神,悉具共通性倫理規範之普遍意義,為全球倫理提供獨特之哲學資源和實踐世界和平之生命價值。

全人類Together We are One

面對全球範圍內日益興起之宗教對話浪潮,佛教彰顯優良傳統,在全球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為推動社會繁榮發展與世界和平及全人類互助共晉做出不可磨滅之貢獻。

有鑑於新世紀全球化時代,南北傳佛教的發展與使命,〝第五屆WBSY世界代表大會〞於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都霍巴特市(Tasmania, Hobart )召開。大會主題為〝佛教超越界限〞。

同名論文《佛教超越界限》中討論到:

「〝佛教超越界限〞是佛教詮釋學意義上的〝超越界〞(transcendence )。」

「此〝超越界〞是肇源法性,是宇宙實相,是宇宙靈性,是宇宙道德,是宇宙意志,是宇宙生命。」

由此〝超越界〞理念的展開,進一步討論到:

「佛教詮釋學意義上的超越界,非與之瑜伽實踐的眾生不易明白。

「佛教行者則賴以運用密碼語境體系的工具,瑜伽于超越界,而聖密宗超越界密碼群體構成了聖密宗超越界話語境界。

「密碼非超越界本體,由是,聖密十法界曼荼羅和六宇宙三密陀羅尼,也非超越界之本體。

「佛教行者借用聖密宗超越界密碼群體,使超越界之靈性顯露,通過佛教教相的指引,運作此密碼語境體系的工具,幫助救度沐浴眾生,直達宇宙實相、直面本體,臻致究竟解脫。」

深入思考全球性危機和衝突,在不同國家、地區,不同文明之間的對立和矛盾,其深層的原因往往來自宗教之間的差異,以及宗教之間寬容和理解的缺乏。

在經濟和資訊全球化,人和人之間聯繫日益密切的今天,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之間的交流和對話,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為強烈。

印度詩人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的詩句:〝信仰是隻鳥兒,黎明還是黝黑時,就觸著曙光而謳歌了。〞(Faith is the bird that feels the light and sings when the dawn is still dark.

猶如以信仰為靈性內含之〝鳥兒〞,中國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提出了實現〝世界和諧〞的〝新六和〞願景,中國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則擬倡導〝六行〞——〝感恩、奉獻、惜緣、包容、尊重、分享〞,號召各個國家、各個民族、懷有各種信仰的人士,求大同存小異,爲了應對世介面臨的種種危機,實現共同願景而採取行動。

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盛會,更將有來自印度、泰國、韓國、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千餘名高僧大德、佛學權威和知名人士齊聚一堂,雲集盛會。

正如《佛教超越界限》一文所期望:

〝通過佛教詮釋學的佛教超越界限的討論,安立全球倫理,爭取世界和平、達到全人類的和諧,晉致和平共進,多元共存的期盼。〞

(論文待續)

 
《藍天淨雲—龍吟1883》: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