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本佛經中譯
梵本佛經中譯 創作活動 文字般若修養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聖密龍講摘錄: 一、梵本佛經中譯的問題 古時的高僧大德洞悉到關於佛經翻譯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佛經經過翻譯,即使是由一些著名的〝梵漢雙美〞大翻譯家翻譯的,也就是說一些既精通漢文、又精通梵文的梵漢兩通的著名的大翻譯家翻譯的作品,雖然他們已經極盡所能,把自己的所有才華,把自己對佛經的理解,以及包括對漢語的理解,包括一文一句一字一行,儘量準確地翻譯,都希望把它翻譯成和佛說的原來的本意相符合。 但是,對於梵經漢譯的這些成果,作者寧肯說這是〝佛說〞,也絕不願意說是他們辛勤勞動的成果,不把譯作認為是自己的那獨特的一種〝創作〞。 但是客觀上,由梵文經翻譯成漢文經典或其它任何文字,每一種翻譯的作品,已經包含了譯者他們自己個人的創作活動。 不過,對佛的由衷的尊敬,大家是可以理解的。 偈說: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但是,由於譯者的文字般若的修為不同,對法性般若的體證不同,因而出現誤譯或漏譯是不可避免的!你沒有個人的創作活動,也不成為翻譯。但是,你要翻譯,一定會有個人意念滲入其中的創作活動,儘管你主觀上希望能夠符合佛意。但是,難免有不符合佛意的地方,或者是難免有把某一些精華漏掉的地方。 因為宇宙實相,一乘法性,本身是言語道斷,心行路絕的。 但如果要把宇宙真理曉喻眾生,沒有通過譯者的文字般若的修養,這怎麼能成呢?真是一個難題! 解決的方法,就是正法指導下的實修、實證,這樣才能真正通達法性,儘量避免翻譯中的錯誤。 因此,正確的翻譯,來源於實修實證的悟性。否則,翻譯的東西,難免與原文具有一些〝差距〞,甚至與原意大相逕庭。這也是許多經文有多次翻譯,多種譯本的原因之一。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