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基本原理
修行的基本原理 但在梁代的寶唱,又有一個「論」,這個「論」叫《續法論》,中間曾經對曇濟的《六家七宗論》其中的章節予以引用了。而唐代的元康做《肇論疏》,追憶記載了六家七宗,說,梁朝 釋寶唱作《續法論》一百六十卷。宋朝的莊嚴寺 釋曇濟,作《六家七宗論》,論有六家,卻分成了七宗:第一本無宗、第二本無異宗、第三即色宗、第四識含宗、第五幻化宗、第六心無宗、第七緣會宗,本有六家,第一家分為兩宗,故成七宗也,這是《續法論》裡所講的。 東晉時代的般若學派,從漢末到劉宋時代,《大般若經》的流行,東漢 支婁迦讖傳譯《道行般若經》是印度般若學說傳入中國之時,當時是誰講?也是我們宗前的一個聖法師,以前也曾經講過的 朱士行,大家還記得,祂是西域求法,最後是沒有回來,祂只不過是把求得的法—《放光般若經》讓祂的學生帶回來了。 這個《放光般若經》就是講了宇宙之光、行者之光、大成就之光,可以通過修行和一定的排程與宇宙的般若相瑜伽,也就是人和宇宙是一個不連續的整體,當然這個不連續是怎麼樣不連續法,我們剛才已經講過了,就是本無,就是實相,就是法性,等等,五大名相的立義的展開,這個就是修行的基本的原理。 (待續)
(參見 薄伽梵 師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