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第
圣密龙讲体会
洞见智慧和洞鉴般若—学习第 VDX 顶礼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师尊 顶礼 历代圣祖师佛 感谢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师尊慈悲恩赐弟子积功德,弟子愿把所有功德回向所有众生。 敬爱的 薄伽梵 师尊: 您好!
以下是弟子学习第 薄伽梵 师尊在这次的圣密龙讲中继续地为弟子们讲解 帝师武则天非常艰难,但又是酣畅淋漓的一生。 薄伽梵 师尊在龙讲的结尾处特别指出:「我们有这样好的唐朝的历史,有这样好的现实的例子,来为我们作什么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所讲的般若,洞鉴般若和洞见的智慧,两者是不一样,这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的一个重点。」 通过这几次对大唐历史、对 帝师武则天评价的圣密龙讲的学习,使弟子更了解,不同层识的意识形态,对中国历史事件会持不同的立场、产生不同的认知。明辩「洞鉴般若」和「洞见智慧」这两者的根源和区别,要以宇宙超越界灵性生命大历史的广博的视野,回望观照中国历史的真实。如何理解灵性生命大历史?灵性生命即宗下之十三层识。不同层识构成了灵性生命不同的品位层次,对宇宙和人生会有不同的程度的认识。七识染分之下产生的对宇宙及人生的整体的看法,称之为洞见智慧,只有当对显态世界了如指掌,对隐态世界也了如指掌的时候,对宇宙及人生的整体看法才能称之为洞鉴般若。 弟子以为,以 大圣 释迦牟尼 佛祖的教导,以宗下圣密宗古梵密金刚禅佛教的灵性教法,宇宙的一切无不是宇宙肇源法性阿丝律耶的运作和演绎。 薄伽梵 师尊曾多次圣示:「宇宙只是一个灵性的幻象,一个巨大而内容丰富、细节全面具有宇宙控制意义的一个灵性的摄像片。」 在《心经》的开首即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佛说维摩诘所说不思议解脱法门经》通篇都闪烁着唯识和阿赖耶识的灵性光芒,闪烁着无为法辩证的胜利。「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以无住本立一切法。」这即圣密宗古梵密教法的本体论,是对宇宙真实的关照。 在灵性生命大历史的背景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洪流中,千贤百圣虽都成过客,但是「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世出世法,都跟永恒生命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会在宇宙中留下生命造作的印记。即使在当下,每个生命个体依现在的面目在历史发展的洪流的囊挟之下,随波逐流。但每个生命都仍有各自不同的际遇,这即是每个人都有大三世诸业背景在宇宙中的印记。 帝师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仅有的一位杰出的女皇帝,一直是历史上褒贬不一,评论最多的皇帝。作为一代女皇,自有她不同凡响的隐态世界无量世灵性功德的积累。唐太宗时期,有宫庭鉴天师袁天罡,有一次路过武则天家门口时,看到这家房顶冒出来的炁与众不同,这是宇宙虹光之炁。便入门探访这家人的情况,当见到幼年的武则天时,感到她头上冒出来的光是特别的,从武则天的相上也看出了她的与众不同,便对武则天的母亲说,这个孩子大富大贵,以后会做皇帝。武则天十三岁时,被唐太宗发现,赐为才人,召进宫来。贞观23年(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遗诏,命武才人出的於感业寺。在晨钟暮鼓,青灯古佛陪伴下的五年岁月里,武则天接受到佛教的熏陶,开发宿世的灵性智慧。有一天晚上,武则天独自在院中修持,特然有一人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来到她的身旁,武则天问他,你是谁?回答一个字:「佛」即从她的头顶飞走了。以此,使武则天对佛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从隐态世界取得了毕生奋斗的力量、勇气、谋略和智慧。武则天所作的「开经谒」:「无量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哙炙人口,流传至今,是佛教徒必颂的开经谒。从谒语中便可知武则天当年佛教的造诣,不愧是圣密宗宗前帝师。 在历史上,特别是在民间对武则天帝师贬斥最多的两点是,说武则天突破人伦的底线,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另一罪名说武则天在宫中淫荡。这两点都经不起事实的推敲。武则天成为皇帝后,在皇宫中设立密教 内道场,让大明宫成为讨论和传授密法的场所,这就被宫中的一些污浊之人污蔑为在宫中行淫荡的事。另一点突破人伦底线更是无稽之谈。 以洞鉴般若「如实观照宇宙实相,如理思维人生究竟」,这是宗下之宇宙观和人生观。还原历史的真实,佛教的真实,是我们密教行者的修行实践的重要课题。 薄伽梵 师尊以中国人对唐朝及武则天女皇帝普遍都有所知晓的这一背景,「随世间习俗而入,示现如是。」以洞鉴般若将宇宙、人生、生命规律揭示给众生,还原唐朝的真实,还原一代杰出女皇帝武则天的历史的功勋,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众生的普法教育。「宇宙奥秘无穷,人生奥秘无穷,生命奥秘无穷。世间人们所掌握的知识是整个宇宙知识的万分之一,还有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广袤无垠的隐态世界的知识,涵盖了宇宙、人生、生命的真理,涵盖了宇宙规律,人生规律,生命规律的真理,和人类休戚相关的宇宙规律。」 作为圣密弟子,通过 薄伽梵 师尊有关「洞鉴般若」和「洞见智慧」的圣密龙讲,清楚两者的根本性的区别,摒弃凡夫六识的分别所知障,从内心的究竟地出发,认识宇宙规律,人生规律,生命规律。远离颠倒幻觉,进入「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的」宇宙实相。 以上是弟子对「洞鉴般若」和「洞见智慧」两种知见的基本认识。
恭致 弟子:金刚道新叩呈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