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第62次修持班法會
聖密龍講體會

 

妙觀察智 穿越三世—學習第62次修持班法會聖密龍講體會

金剛喜明

 

 
轉自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微信朋友圈:

妙觀察智 穿越三世

師尊聖示:「因為他們不是佛教徒,所以沒有第七識淨分和染分的問題。他們所有的預見都是在第七識染分的基礎上作出的,所以是洞見般若,普通凡夫所具有的洞見般若。而帝師武則天,祂所洞察的宇宙規律是洞鑒般若,是 佛祖的般若。」 「作為一個佛教徒,應該要有一個非常清晰明確的認識,知道什麼是我們所認識的洞鑒般若,是第七識的淨分所出現的。」

在介紹袁天罡的視頻中,三位年輕人聽袁天罡告訴他們生命中幸運之事後,歡笑離去,袁天罡嘆惜他們都有劫難,可惜只聽了一半,還沒有聽完,就得意離去,最終劫難未過,淪為平淡。

視頻解說到,「但當這三個人離開之後,袁天師卻十分惋惜,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說自己雖然告訴了他們一生會有什麼幸運的事情發生,卻未告訴他們自己的劫數在哪裡。如果他們能夠渡劫成功,必然富貴一生;如果他們不能渡劫成功,只能庸庸碌碌一輩子了。最後三個人果然都遇到了命運的劫難,他們雖然都和袁天師說的一樣發跡了,但都曇花一現,最終迴歸平淡的生活,沒有做出什麼太大的成就、大作為。」

莫以世間智測歷代 聖祖靈性十三層識般若之智知。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在上一講中,雖然才揭秘前六犍度,怎可推至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只知六犍度?當知《大雲初分得轉生死業煩惱犍度第六》才是《大方等無想經﹒卷第三》。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已經開示,姚秦竺佛念譯本《大雲無想經》有九卷,豈有不知後文之理?

師父的聖密龍講、網上發表行者體會,用語行文非常謹慎,既要還歷史、宗教之真實,廓清迷誤,又要適應時輪,不引起誤解,甚至不必要的論諍,如歷代聖祖一樣,雖深知歷史、宗教的真實,為防眾生不瞭解真相而造誹謗、惡口等諸業,所以忍辱負重,隱藏式微,蘊道潛真,隱而不發。

我們以七識我執,六識分別,以自己有限的所見所聞為依據,而妄測般若佛智境界,自誤誤人是必然的。為什麼?現前的相,不可執著,皆循因果業報而現。如未讀三藏十二部經教,於語言文字尚且未盡知,更未正知。六識分別,七識執我,皆是自設道障。

如果說鼠目寸光是指老鼠視覺在空間上的侷限,那麼人類在空間上稍可擴大,時間上由歷代文獻記載而稍可了知過去、現在的區域性,卻難知未來,更不明過去、現在、未來之三世因果之鏈。若說人於三千大千世界、三世因果的六識分別,如鼠目寸光,實不為過。

我慢不得,我執不可,違於自性平等,止於凡夫諸識,諸佛五智而不現前,諸佛威神無可承受,甚可哀憐。

袁天罡能起七識染分之洞見般若,世間已贊為仙人,可見般若之無可限量,更何況轉識成智。

《佛地經論﹒卷第三》 云:「轉第六識得妙觀察智相應心。能觀一切皆無礙故。」卷第五云:「妙觀察智慧作頓起一切所知相識因故。世界即是諸器世間。如器世間能為眾生種種地上無量空中相識生因。如是如來妙觀察智。一時頓於一切境界猶如虛空能了無礙。」

《佛地經論﹒卷第五》云:「如是如來妙觀察智。普能觀察世及出世衰盛因果。三乘圓證妙飾間列。不相雜亂。」

如來妙智,般若洞鑒,觀三世而徹性源,知因果了了分明,十方三世無窮變幻,盡在般若洞鑒之中,越三世而達十方,眼前一時事相紛呈,不能為障。

 
編者按:本欄目所登載的學法報告,僅代表作者本人對法的認識,不妥之處,敬請斧正!

 
《塔州之光》: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