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洞察与颠倒妄想
习气如瀑流

 

多元文化和平和谐

 
一、般若—洞鉴,非凡夫可臆测,贯三世而越十方

释迦牟尼 佛祖的般若—洞鉴,非凡夫可臆测,贯三世而越十方。

当阿难如同大众,以凡夫之六识观 阇耶手捧细沙供养 佛祖,是污染 佛祖宝钵;但 释迦牟尼 佛祖却洞鉴到阇耶以大欢喜心、大恭敬心、大虔诚心、大清净心、自性真心,无我大供养。阇耶识得 佛祖大人之相,不同于凡夫之分别;因此圣缘,得清净供养 佛祖,是符合宇宙规律,弘扬佛法,饶益众生之大事因缘。

佛祖绶纪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彻宇宙灵性生命,洞察宇宙规律,人生究竟。

故而此供养, 佛祖绶纪阇耶,将有世间帝皇的荣华富贵,并于 佛祖圆寂百年后将成为转轮圣王—阿育王;更重要而根本的是阿育王将敬造八万四千 佛祖舍利宝塔,遣送世界各国,以资供养,弘扬佛法,饶益无量众生。

在《释迦获八万四千塔宿缘记》第三十二(出《贤愚经》)有类似记载:〝当知我灭度百年之后。此童子于巴连弗邑。统领一天下转轮王。姓孔雀名阿育。正法治化。又复广布我舍利。当造八万四千塔。〞

佛祖洞鉴的是宇宙的发展趣向,五印之域外,更有对娑婆世界佛法弘扬的神圣绶纪。

《后汉书》记载〝东汉明帝在位的时候,就知道西域有佛。所以明帝就派侍者到大月氏去求取佛经。〞这就标志着佛教以官方承认的形式开始正式的传入了中国。

阿育王是佛教从印度一国之宗教成为世界性宗教传播史上的关键性人物。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天竺。在阿育王之前,佛教传播范围基本上只在印度恒河流域,信仰佛教的人并不是特别多。阿育王是佛教在娑婆世界传播非常重要的、关键的推动者。公元前三世纪古印度阿育王住世,信仰佛教,佛教才强大起来,让佛教走出国门,向北传入大夏、大月氏,以及安息国,并且越过葱岭,传入中国的西北地区—现在新疆一带,广泛传播,世界大弘。阿育王贡献极为伟大。

阿育王是印度孔雀帝国时代最伟大的统治者,佛教在其统治期间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从一个地方性的小宗教一跃成为了世界性宗教。

阿育王又向边陲和周边国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佛教使团去传播佛教。......这是佛教走出印度本土、迈向世界性宗教的开始。在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倡导下,佛教不仅在印度内部广泛传布,且向海外传播,冲出国界弘扬天下,到达缅甸、斯里兰卡(锡兰)、克什米尔、犍陀罗、希腊诸国、中亚、西亚等地区,对以后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起了巨大作用。

佛祖的绶纪如如实现,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是〝公元前243年,即秦赢政4年,印度阿育王派遣释利房等十八贤人,携带佛经进入秦国,来到现今乾县城北的梁山周围传播佛教......也是世界佛教文化发展史上不同凡响的盛事。〞

〝经过对乾县佛堂庙基大佛禅寺遗址的考证,我们发现佛教于公元前243年首先在现今乾陵所在地,梁山的周围传播。这一发现,不但把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往前推移了241年,而且确定了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确切地点。乾县佛堂庙暨大佛禅寺遗址。〞

〝在公元前243年,也就是秦赢政4年。阿育王在征服了南印度羯阿伽国,实现国家统一后,推行了排斥战争、崇尚佛法的和平的新政。与此同时,为使佛教走出国门,在更大的地域得到弘扬,便遣使奔赴世界各地,赍经布道,分送舍利。〞(参见《乾县是佛教在中国的最早传入地》)

三国时期朱士行《经录》中记载:〝秦始皇四年,西域沙门释利坊等十八人,赍佛经来化,帝以异其俗,囚之。夜有丈六金神破户出之,帝惊,稽首称谢。〞据赵秦波考证,隋朝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一、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皆有类似记载。明代成化年间《重修大佛禅寺碑记图》载有:〝佛涅槃本在西方,而玉骨则封于风翔之法门,舍利则藏于奉天之兴国。〞乾县在唐代名为奉天县。多罗那他撰写的《印度佛教史》记载〝阿育王时,有大德来中国弘法〞。梁启超指出〝阿育王派遣宣教师二百五十六人于世界各地传播佛教,当注意者,秦始皇实与阿育王同时。〞

历史记载和实物考证,共同实证阿育王造 佛祖舍利宝塔,分遣各国;阿育王派遣释利坊等十八人,最早把佛教传入中国;阿育王于佛教走出印度,世界大弘居功至伟。 佛祖以般若,洞鉴阿育王三世因果和佛教传播广弘世界之历史轨迹,为阿育王绶轮圣王纪,如如实现。因此, 佛祖为阿育王前世阇耶的供养的绶纪,大书特书是佛的洞鉴般若,历史也证实佛的绶纪的准确性。

二、远离颠倒妄想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宗师在修持班上开示:

〝什么叫众生?众生另外一个名称叫有情,指一切有情的动物,集合众缘所生,所以称之为众生;又经历众多生死,故名为众生。

〝我们学佛法就是要懂得我们有前世、今世、来世......在《阿含经》中的《法句经》讲,我们过去的思想就是我们现在的处境;我们现在处境就是我们过去思想的成果。〞

缘起性空,因果定律,人人皆有佛性,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唯识和中观、如来藏三大根本理论是圣密宗修持的依据。

因意识的偏差产生颠倒,意识有五种偏见,即身见、边见、见取见、邪见、戒禁取见。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宗师曾经教导:

〝来自于宗下人类世出世间知识的认识成果,......共同来体认三法印原则中的中观、唯识、如来藏的学说,揭示整个世界是由隐态世界与显态世界共同组成的,彼此交涉呼应,表里结合,一和二、三相结合,八方、十六方、三十二方、六十四方相结合,每一个生命体都将获得灵性的启蒙与升华,最终融合于无量无垠无边广大的宇宙真理。

〝所以每一个圣密行者,要融入宇宙真理,就要识别万事万物是缘起而生,因缘所成。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看到佛性,看到法性,看到宇宙万事万物为一个不连续的整体,除此之外没有其他。

〝通过阿赖耶识的净分、第九识阿摩罗识超净分,以及通过持明炁、炁量子的研究,通过灵性上的大自由境界,在认识上、在精神上、在灵性上,净化为不二。〞

从现象到本质,通过圣密实践,屹立灵性五大观,一步步净化一层又一层的意识。根据行者的根器,适缘应机,授予十二乘判教相应的实修之法,在灵性导师引领下,遵循两帖圣方,八味圣药,清净、无我、调伏、精进,教相、事相、戒相、圆相的原则,实修实证,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离缠盖,得离苦,远离颠倒妄想,需要行者努力修行。

虽然性空,缘起故,离不开往昔业识的缠缚,解脱之路即遵循因果定律。从先前的染污的业识如雪球越滚越大,在具德导师加持、引领下,通过修持,不断清除恶习,如明镜观照自己,识浪横行,能立即明察,斩断习气的瀑流;凡有所行,皆作圣业,直到涅槃。不存在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诸佛加持,可以启迪宿世善根功德现前,若不能持之以恒,努力精进教相、事相、戒相的修行,圆相无以成就,无以解脱痛苦与烦恼。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宗师讲习气如瀑流的事例,很形象,也是修持过程中容易碰到的。修行人如果不能时时以般若观照自己,放任识浪排空,而没有察觉,随波逐流,漂流无尽,那是很可怕的。

修持圣密法,如果宿习现前,而不能观照自己的身口意,通俗而言就是,感性超越了理性,理性不能把控自己的情感,这时争吵一番,发了一通脾气,出了一口恶气。已经失去了一个圣密行者的本质,更何况失去理智,这口恶气一出,不是损害别人,而是自身。当时可能也让别人难受,但最终遵循的是作用和反作用等价,你用了多猛的力,还击就有多猛。

行者关键是要明白和接受因缘果报,种什么因就会有什么果。种了恶因必然有恶果。现在的果都是以前的来因所造成。末学看到一篇文章写到〝 佛祖看到众生生死疲劳,受那么多痛苦烦恼,笑了。〞

这个似乎不好理解, 佛祖为什么〝笑了〞?因为 佛祖看到众生这么多的痛苦和烦恼,但 佛祖知道有佛法可以教育他,有慈悲和智慧的方便救度他。他们有救了,所以 佛祖慈悲地笑了。

行者能不能笑一笑自己的烦恼和痛苦呢?末学觉得这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觉察到烦恼和痛苦的根源,那是微笑不起来的。假使我们了知烦恼和痛苦的根源,且把持当下得遇明师修持佛法的因缘,我们完全可以会心一笑,庆幸自己有此旷世因缘到达无痛苦烦恼的彼岸。

 
三、科学还不能圆满回答生命和宇宙的问题

末学在修持班上观看两个视频有很多的启发,但有同样的结论,那就是科学还无法圆满回答生命和宇宙的问题,但生命现象和宇宙空间出现的奇迹,为人类、为科学带来了许多启迪。

尊重生命,尊重宇宙,特别是应当尊重生命和宇宙的未知知识,科学无法否认其存在。不能以我们有限的认知,武断地否认〝天国〞的可能存在;也不能以错误的信息,推导未知的宇宙。在科学发展的现阶段,以人体自身生命为实验室,探索生命和宇宙的奥秘,以圣密宗金刚禅佛教的修持实践来看是切合实际的可行之道。

正如 佛祖绶纪阇耶—阿育王前生将为转轮圣王,历史如如实现那样。这种贯穿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洞鉴般若,祂超越了二千五百多年后当今科技的预知能力,正是佛法超时空正确性有力的佐证。

 
编者按:本栏目所登载的学法报告,仅代表作者本人对法的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网易》:网页连结

《塔州之光》:网页连结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