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鉴般若
(一)

 

【法音频道】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塔州之光

 
中华文化‧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宗师圣密龙讲选载: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宗师圣密龙讲摘录:

 
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继续来讨论声闻乘、缘觉乘的洞鉴般若。我看到在一些行者写的学法报告中,把〝洞鉴〞写成了〝洞见〞。这两个不同的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洞见〞是出现在人的六识、七识的净分中,或在六识的净分与七识的染分间也可能会出现的,这是〝聪明〞,即人们通常称之为〝智慧〞,而不是〝般若〞。

而〝洞鉴〞这个〝鉴〞,则称之为〝般若〞。〝洞鉴〞的特点是:洞察宇宙规律、人生究竟;运作宇宙规律、人生究竟;把握宇宙规律、人生究竟。

两者的不同就在这里。所以〝洞见〞是智慧,〝洞鉴〞才是般若。

这个听起来好像很玄乎,没有办法在生活中加以区分。那么我们就来讲一个古印度的故事。

这个故事,我在以前的圣密龙讲中已经讲过了,但是今天会讲得比较详细些,以便大家能区分〝洞见〞和〝洞鉴〞的不同。

 

 
古印度孔雀皇朝有一个著名的皇帝阿育王,他是在 佛祖涅槃后约100年左右时转世的。阿育王在前世的时候,就有供养 佛祖的因缘。

根据《杂阿含经》的记载,当时 佛祖在印度各地弘法,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途中遇到两个孩子,一个是上种姓的,一个是次种姓的。

上种姓就是婆罗门种姓。婆罗门种姓的孩子一般都管得蛮严的,不可以随便出来玩,因为他们是上种姓,觉得和下种姓的孩子一起玩,会把自己的种姓给沾污了。所以不同种性的孩子很困难在一起玩。但是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彼此喜欢,成为好朋友了,大家便在一起玩了。

这个婆罗门种姓的孩子名为闍耶;二次种姓是刹帝利族,名为毗闍耶。

这两个孩子在土堆里玩,把泥土用水搅混在一起,然后搭成房子。他们也很聪明,做成了想像中的炉子,他们在做食物,做印度所特有的套饼。

这时,闍耶远远地看见 佛祖走来了,相距很远,他们就望到了 佛祖的三十二大人相和八十种好。

这是 佛祖来的时候,身上呈现的一个特征。这个特征是什么呢?就是身上有光。

(待续)

 
(参见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宗师 202194日 第58次修持班第944次圣密龙讲)

 
《塔州之光》:网页连结

《网易》:网页连结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