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題解
(三)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題解(三)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開示:

般若有三大類:

根據 薄伽梵佛梵持明第二十七代宗師 薄伽梵 至極維摩詰 淨悟老法王(以下稱 聖宗)之教導,第一大類稱為洞鑑般若。所謂的洞鑑般若,打一個比方,上座部聲聞乘聖者們,他們有大聖緣,能夠親眼看見 佛祖示大人相,即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好;他們看見佛祖,一眼就能夠看到這個悉達多太子不是普通人。

那麼這個洞鑑般若,在上座部的行者裡是非常風行的。他們從一個人的末那識的淨分而出,所以又稱為聖義般若,或者稱為靈感般若。

當然如果沒有這個洞鑑般若,那麼就是面對面擦肩而過,可能也不會回頭望一望。能夠回頭望的話,說明他已經啟動了這個聖義般若,或者說啟動了靈感般若。洞鑑般若是第一大類。

第二大類是大乘佛教的般若。大乘佛教的般若,根據 聖宗的教導,是阿賴耶識的淨分所出。大乘佛教般若總分三類:

第一是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就是能夠通讀三藏經,藏內的經,藏外的經,以及深部的教法,都能夠通過文字加以理解。

第二就是觀照般若,在修持中觀照自心,能做到止觀,能至三觀,通達修持,實修實證的聖境般若。

第三叫實相般若。這個實相般若,可以說是〝直了法性,明心見性〞的般若,是大乘佛教最高層次、最高境界。比如禪宗修的就是〝直了法性,明心見性〞的這個般若。

第三大類就是密乘佛教的般若。密乘佛教般若也分三類,第一類是五明般若。所謂的五明般若就是聲明、因明、內明、醫方明、工巧明。

這個五明般若是 薄伽梵教法最原始的教法之一。但一般的學者研究說這原來是外道的般若,是古印度婆羅門教的般若。

而宗下考證,即 聖宗的教導,五明般若是 薄伽梵教法最原始的教法之一,因為在《奧義書》裡非常清楚地寫明了 薄伽梵教法的五明般若。

第三大類密乘佛教般若裡也有三種般若,剛才我們講到第一種五明般若:聲明、因明、內明、醫方明、工巧明。

聲明實際上就是語言、文學的一種般若。聲明般若裡最重要的不是語言、文字,最重要的是佛教密教的咒語,也就是能夠令人和宇宙瑜伽的咒語。所以我在最初的時候講了《心經》最後部份那句咒語。實際上那句咒語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有些菩薩在弘法的時候說,這個咒語讀音有什麼要緊?你唸〝嗡嘛呢唄咪吽〞,就是唸〝嗡嘛呢唄咪牛〞也可以。這個說法實際上是沒有聲明般若的一種表現。

因明,意指舉出理由而行論證之論理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論證闡述宇宙相互之間的關係,人和宇宙的關係。

內明,實際上就是講佛教哲學。按照現在的學術歸類,我們可以把它歸之為宗教學的學問。

醫方明,一講到醫方明,內容就非常的豐富了。因為佛是大醫王, 祂有自己學醫給眾生治病的記載,也有 祂的學生為眾生治病的記載。

工巧明,實際上就是工藝學。

所以 薄伽梵教法最原始的教法,內容非常的豐富。我們今天就暫時討論到這裡。

密乘佛教般若下面還有兩種。這兩種在下次聖密龍講中我們再展開來講。

今天講到聲明、因明、內明、醫方明、工巧明,實際上也只是簡單描述了一下,讓我們知道一個大概。在下一次的聖密龍講中,我們將充份展開加以討論。

最後講幾句。這個密教所特有的般若,總共有三大般若。現在講的第一大般若就是五明。僅僅五明這個課題,如果要具體聖密龍講,可能會超過三百講,大概要講一年,因為五明的範圍實在太廣。

但是五明般若又不得不講。如果講般若不講五明,從某種意義上講,等於說你沒有學 薄伽梵的教法,等於說〝照見五蘊皆空而渡一切苦厄〞這個目標,你根本做不到。

因為我們講《心經》,學《心經》的目的,並非是爲了學《心經》而學《心經》。學《心經》的目的就是爲了〝照見五蘊皆空〞,也就是說,先把自己修好,然後再去〝渡一切眾生〞,爲了所有的眾生。

所以,我今天就簡單的開了一個頭。我們講五明也不會講一年,否則還有很多的內容就講不了了。我們爲了學更多一點東西,能夠讓大家知道一個輪廓,知道密乘般若的三乘。三乘般若總共分三大類,就是聲聞、緣覺乘一類,大乘顯教一類,大乘密教一類。 (完)

 
《塔州之光》:網頁連結

《網易》: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