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第56次修持班法會
聖密龍講體會

 

釋迦牟尼佛所創造的佛教,本質而言就是講宇宙奧秘,人生究竟—學習第56次修持班法會聖密龍講體會

金剛慈華

 

 
轉自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微信朋友圈:

大聖 佛祖所創造的佛教,本質而言就是講宇宙奧秘,人生究竟。講到宇宙奧秘、人生究竟,就需要進一步來認識我們的生命。作為凡夫人的生命在宇宙中的趣向呈現出了六種形態,佛教稱為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佛教宇宙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六道,也稱為六凡,屬於六個法界;另外還有四聖,總稱為四聖六凡。 佛祖通過祂親自修證證得無上之宇宙大道後,把宇宙的真理、宇宙的實相向眾生宣說,並且看到了眾生之最大的苦是在宇宙中的顛倒〝生死〞。看到了眾生在這個世界上身口意所作的善惡之業,在此期生命終結之後,趣向於宇宙中的六種形態中的一種。如此無始無終,輪迴顛倒〝生死〞。克實而言,如果沒有眾生六道輪迴這一宇宙客觀存在,那麼佛教的存在就失去意義, 佛祖也沒必要轉世下降人間。

在靈性宇宙來看,這個〝生死〞只是一種相位的轉移,其實體或本體並沒有消亡。輪迴的本體即為第八識阿賴耶識作為種子識的存在。阿賴耶識染淨兩分中的染分導致輪迴之因。眾生不停地出入輪迴於宇宙的顯態世界和隱態世界中,在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三界之間根據其業力而不停地輪轉,表現出凡夫的六種形態。

六道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三善道有人道、阿修羅道、天道,三惡道為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作為人類的六識而言,在地獄道、餓鬼道、阿修羅道、天道的眾生絕大部份情況下並不能感知到他們的存在。但在因緣成熟時,往往會有超感官地感知到。也正因為如此,人們往往不認為有此類眾生的存在。

佛教之所以把六道中的眾生稱之為凡夫,是因為這些眾生根據各自的業力輪迴趣向六種不同的形態之中,或者說處在不同的中陰時空中,他們是被迫、無奈,以不同的生命狀態、生命形態不停地在三界之內遷流,實際上是相位轉移。這根本之原因是第六識意識、第七識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中染分的存在,並視這些染分為〝真我〞。而第八識阿賴耶識中的淨分、第十識阿彌陀、第十一識至第十三層識,阿尼米塔、阿尼拉泊雪、阿拉卡絲那三極無相識被矇蔽,真我即為常樂我淨,眾生不能證得。因而也就擺脫不了六道輪迴之苦。

大聖 佛祖看到並實證到了這一點,並且以人間佛教的形式廣弘聖教。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並以此角度來看待人生,佛教是積極的宗教,是清淨、無我的,而並非是消極的宗教。所謂的積極,也即是正面、向上的宗教。而並非如當今社會上把一些消極地對待人生態度的人的行為稱之為〝佛系〞那樣,具有消極性。這或許是對佛教的最大的誤用。這一誤用,也可以看到在中國社會上,把佛梵持明密教大導師 薄伽梵 迦羅耶 智及維摩詰 初聖祖稱之為〝居士〞一樣,也同樣是一個最大的誤用。聖密宗古梵密金剛禪佛教宗下尊《維摩詰經》為聖祖經,而 維摩詰更是一位 薄伽梵佛梵持明密教的大導師。顯然, 維摩詰不是〝居士〞,而是一位 大聖寶、大僧寶,更準確地講是一位 薄伽梵 迦羅耶。

佛教是一個積極向上、向善、正面的宗教,可以從 大聖 佛祖對宇宙實相的認識中對於凡夫的六道輪迴的理念上得以驗證。凡夫此期生命的結束時,根據其身口意三業所作的善惡業,自己決定自己趣向是三善道,還是趣向三惡道。 大聖 佛祖看到了這一宇宙人生的生命現象,因而勸人向善、修持善業可以趣向三善道。對於那些已經或即將墮落到三惡道之中的眾生,則加以超拔救渡。而對於有聖緣的眾生,則教以聖教,修持趣向四聖道,臻至涅槃。這實在是沒有比這更積極、更正面、更向上的宗教了。如果世界上人人都學佛的這樣的行持,那麼人人向善,人與人之間就會和平,人類的戰爭就不會發生,世界和平就會得到保障。這正是人類最大的期盼—現在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個極終之體現。

感謝 薄伽梵 師尊

敬頌
聖安

弟子 金剛慈華 叩呈!

2021.8.25

 
編者按:本欄目所登載的學法報告,僅代表作者本人對法的認識,不妥之處,敬請斧正!

 
《網易》: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