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論壇專題
(二)

 

【世界佛教論壇專題(二)】《淺論佛教超越界限》—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為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所撰寫

 

 

2009328日,中國舉辦主題為〝和諧世界,眾緣和合〞之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以世界佛教青年僧伽學會第五屆年會主題發言〝佛教超越界限〞為基礎,撰寫參會論文《淺論佛教超越界限》。

《淺論佛教超越界限》內容係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以金剛禪佛教詮釋學,探究、詮釋、解讀〝超越界〞之宇宙靈性哲學理念,呼喚靈覺,祈盼世界佛教教界、學界對於宇宙靈性的哲學認同,以促進佛教諸流諸派攜手並進,共同維護人類和諧、世界和平。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向論壇遞交的學術論文《淺論佛教超越界限》被論壇收錄並刊登在佛教線上等世界多個重要佛教網站。

現摘錄〝內容提要〞與網友們分享:

 

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
淺論〝佛教超越界限〞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2009.1.28

 

 
〝佛教超越界限〞是佛教詮釋學意義上的〝超越界〞(transcendence)。

此〝超越界〞是肇源法性,是宇宙實相,是宇宙靈性,是宇宙道德,是宇宙意志,是宇宙生命。

因此,〝超越界〞不能如客體一般,被當作認知對像在六識的層面去獲得〝知識〞。其〝真實性〞,也不能夠如世間法的文字學、語言學、修辭學、歷史學、邏輯學那樣加以考量。因此所謂的〝超越界〞是〝存有的本源〞。在佛教詮釋學意義上的〝存有〞,是指肇源法性。

佛教詮釋學意義上的聖密宗〝超越界〞詮釋學意義上的升起大用,是指佛梵持明薄伽梵古梵密解脫學。

佛教詮釋學意義上的肇源法性,當肇源法性升起大用的時候,被稱之為〝佛性〞、〝法性〞、〝阿達爾嘛佛如來〞、〝普賢王佛如來〞、〝毗盧遮那佛如來〞、〝薄伽梵〞、〝梵〞......名相繁多,〝肇源法性〞是權用的名相,前述眾多的名相,也都是薄伽梵古梵密佛梵持明傳統所權用的名相,祂們亦都是佛教詮釋學意義上加以闡發的〝產物〞。

佛教詮釋學意義上的〝超越界〞是包容一切者。按照對〝超越界〞不同的經驗,能分別稱之為〝存有〞、〝實在〞、〝神〞、或〝上帝〞,但是沒有其中哪一個稱謂能完全地把握祂,因此不能輕易將〝超越界〞與上帝認同。

佛教詮釋學意義上的〝超越界〞,顯示有密碼的特性。此密碼就是中國漢傳密宗—聖密宗古梵密金剛禪佛教所指的〝聖密十法界〞的〝曼荼羅〞和遍佈〝六宇宙〞的〝三密陀羅尼〞。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討論,佛教詮釋學意義上的〝超越界〞。 大聖 佛祖在古天竺親自構建的佛梵持明密教薄伽梵古梵密,聖教十二乘判教,對於佛教的教相、事相、戒相、圓相,實行〝超越界〞詮釋,實行密碼詮釋,以解讀聖教的宇宙密義。

佛教詮釋學意義上的超越界,非與之瑜伽實踐的眾生不易明白。佛教行者則賴以運用密碼語境體系的工具,瑜伽於超越界,而聖密宗超越界密碼群體構成了聖密宗超越界話語境界。密碼非超越界本體,由是,聖密十法界曼荼羅和六宇宙三密陀羅尼,也非超越界之本體。佛教行者借用聖密宗超越界密碼群體,使超越界之靈性顯露,通過佛教教相的指引,運作此密碼語境體系的工具,幫助救渡沐浴眾生,直達宇宙實相、直面本體,臻至究竟解脫。

佛教詮釋學意義上的〝佛教超越界限〞是 大聖 佛祖〝無我〞解脫學實相、存在的依據。因而,佛教詮釋學意義上的〝超越界〞的〝密碼〞的曼荼羅、陀羅尼修持、瑜伽、應用而成為救渡眾生、解脫眾生的必不可少的要件。

古天竺婆羅門教〝梵〞的理念,具有太多神話的成份,原初的神話尚未成為定形的信理,〝梵〞的理念尚非理性化的陳述,亟需梵密碼的開發,梵具有天然的脆弱性, 大聖 佛祖將其進行〝革命性〞的改變。由是, 大聖 佛祖極終善性的慈悲和智慧所創導的薄伽梵古梵密佛梵持明密教創立。

通過佛教詮釋學的〝佛教超越界限〞的討論,安立全球倫理,爭取世界和平、達到全人類的和諧,臻至和平共進,多元共存的期盼。

關鍵詞:

超越界、梵、佛梵持明、薄伽梵古梵密、話語境

 
全文詳見以下網址:

http://www.fjnet.com/fjlw/200903/t20090331_115142.htm
http://special.fjnet.com/fjlt/ltlw.html
http://auscnbuddhism.org/zh-cn/index.php/post/320.html

 

 
《塔州之光》:網頁連結

《古梵密》: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