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音頻道】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塔州之光
中華文化‧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聖密龍講選載: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聖密龍講摘錄:
【智及 宗師按】
南天極地大雷音金剛禪寺即以前州長培肯先生於2000年1月4日中午,在州長辦公室,所承諾的「你們辦金剛禪大學如果不需要聯邦政府的任何經濟資助,他可以給予—個特別的批准」......故此,「澳大利亞金剛禪大學」名稱就此誕生。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聖密龍講摘錄:
澳大利亞金剛禪大學 密學研究院第937次聖密龍講授課紀錄 (二)
今天的聖密龍講我們主要是繼續和一些新修們,以及部份的老修們一起來學習《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我們先討論了《佛國品》,就是第一品,現在我們討論最後一品《囑累品》。為什麼跳了那麼遠呢?因為《佛國品》裡頭,我們已經解釋了什麼是「眾所知識」,什麼是「大智本行」,因為眾所知識,大智本行,都是一般社會上,甚至是佛教界所不能夠理解的一些教法的內容,對於我們教相、事相、戒相、圓相,清淨、無我、調伏、精進,這兩貼聖方、八味聖藥他們不理解,那麼就會產生怎麼樣一種結果呢?所以我們就要講《囑累品》。所謂的《囑累品》就是《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中告訴唸這個經的人,也就是說,持誦這一經的聖密行者怎麼樣來弘揚這一部大法,怎麼樣來弘揚虹轉大法渡一切苦厄。
那麼我們就來唸《囑累品》中的原文,《囑累品》裡頭就引出了一個 彌勒菩薩, 佛祖就告訴 彌勒:「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什麼東西是二相呢?也就是說菩薩有八萬四千法門,有八萬四千根器,總的可以歸納為兩種類型,就是所謂的二相。有一種類別,這些菩薩喜歡唸雜句,喜歡唸雜句的人,就應該教授他們以文章,但是,又有一種菩薩,他不希望在雜句的文字的表面加以逗留,如果說喜歡深法的,深的法門的,也就說即身成佛的自身實踐的深法,但是又不能夠從雜句裡頭得到他的意義,所以我們要懂得這些菩薩們他想知道是什麼相。因此,要求我們對每一位來學習的人來辨別他的二相,他就是簡單的學了一些句子就算是學會了呢?還是要求能夠深入地實踐這些法門,救渡眾生?所以,在修行的深淺上各有不同的相狀,得失也有不同的表現,如此,就產生護持法者也。
《維摩詰經》原文祂說:「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那麼這個文是什麼意思呢?文,實際上是微妙深邃的地支進行文字的淺顯的表述,故而新學的智慧淺薄的,他不能夠望言求理,隨本求末,只有在文字的表面逗留,不能夠以自己生命的實踐來加以去驗證。那麼《維摩詰經》原文祂又說:「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這個意思就是說,《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祂的「妙智幽深,微言反俗,自非自勇,若能深入也」。妙智幽深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佛說維摩詰所說經》祂的妙智幽微深遠。微言反俗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看上去很平淡的語言,但是祂對一般俗世的認識有深刻的解讀,因此,稱之為反俗。自非自勇,若能深入,如果說沒有大智本行的勇猛精進的勇氣,那怎麼能夠深入呢?
那麼 Vimalakirti的原文祂又說:「若好雜句文飾之事者,當知是為新修菩薩,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誦讀,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這是經文的原文,這個意思是什麼呢?也就是完全沒有污染的,沒有執著的,既沒有污染,又沒有我執法執的,那麼,經文的深義那麼就能夠慢慢地深入,如果不是,反之,那麼就不能夠無所畏懼的進入佛法的深義。在以上的解釋中,告訴我們,我們學了《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學了這本《聖祖經》之後,我們要去弘揚,我們會碰到兩種人,這兩種人裡頭也包括一些新修的菩薩,新修的菩薩裡頭,就是有一種他只是,只能夠在文章的表面朗誦無誤,唸的很純熟,瓜滾爛熟,但是他不能夠以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生命實踐去加以真正的修行。
(待續)
(參見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 2021年7月17日第937次廣播聖密龍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