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空往來 行同諸天
(七)
【法音頻道】 ![]() 佛教自從西漢傳入了祖國以後,支讖傳性空的思想,翻譯出了《道行般若經》。西晉又翻譯了《放光般若經》。《放光般若經》清楚全面地解讀了、詮釋了虹化的般若的義理。翻譯之後,又過了一百多年,宗下導師 大聖寶 鳩摩羅什又翻譯出《嘛哈般若經》足本,這裡頭,虹化的理念、虹化的教相與虹化的事相是一脈相承的。 因此,我們說,虹化的教相、虹化的事相、虹化的戒相、虹化的圓相,這在歷史上是有據可查,而且,在我們的實踐中有實修實證的證明。因此,當我們現在遇到虹化事件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不僅是要實證,而且是要理論上要弄通,要弄對頭,要把我們的佛教的精華發揚光大。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