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第44次修持班法會
聖密龍講體會
金剛喜明
師父從多維度空間切入,闡述了聖密宗古梵密金剛禪佛教宇宙正能量的特色,即遵循五大靈性觀—學習第 金剛喜明 頂禮 歷代聖祖師佛! 感謝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阿達爾嘛佛 師尊慈悲恩賜弟子積功德,弟子願把所有功德迴向所有眾生! 敬愛的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阿達爾嘛佛 師尊:您好!
第 弟子無限感恩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靈性加持、引領。敬頌 聖安!
弟子:金剛喜明跪叩 1.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教相理論,更是實踐、實證的至極聖果 師尊聖示: 我們的 聖祖,祂弘揚的是阿尼米塔、阿尼拉泊雪、阿拉卡絲那,具體的內容就是霓虹、空行、聖通以及涅槃法門。涅槃法門一句話概括即虹轉法門。虹轉法門就是前世、今世、來世都概括了。 我們把這個理論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靈性的生命觀、靈性的修持觀、靈性的世界觀、靈性的宇宙觀、靈性的價值觀。這五個觀點含括了我們所有的聖密宗宗教的教理和修行實踐。 我們這個宗教的教理是用來救渡眾生的。救渡眾生各種各樣的實踐,救渡救治眾生各種各樣的疾病,概括為兩帖聖方,八味聖藥,教相、事相、戒相、圓相,清淨、無我、調伏、精進。 如果不清淨,不無我,那麼作為一個行者的基本要求相去就比較遠了。弟子體會,因為現代的人都有部份科學知識,並且往往以科學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科學」話語境界成了普羅大眾繞不過的一個思維模式。而 大聖 釋迦牟尼 佛祖、歷代 祖師佛、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以救渡一切眾生解脫為目的,從來都是隨機施教,以眾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闡釋無上甚深微妙法。因此當今「科學的時代」,借用「科學」的名詞,弘揚無相悉地乘聖密法也是隨緣施教,但並非聖教本身,唯有超越「科學」的話語境界,進入實踐為每一位聖密行者量身定做的聖密法宗教過程,才能圓證三極無相密內密乘的至極聖果。 現代科學主要是幾百年來人類對自然、人體生命、社會的有限認識,弗洛伊德和榮格受佛教阿賴耶識理論的啓發,而提出了集體無意識的概念的假設推定,用於描述由遺傳保留的無數同類型經驗在心理最深層積澱的人類普遍性精神。因此,它更多是提出了一個概念,基本是認識並相信存在「集體無意識」,僅僅是在藝術創作的機理、神話分析、美術評價等方面少量的應用探討實踐,缺乏「集體無意識」廣泛的利用、開發,更無深層次探究,至於開啟無上的智慧,根本就無從談起。 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宇宙文明的最高境界,從空間上是超越地球、太陽系、銀河系;時間而言非近代「科學」,而是無始劫來的智慧;從深度高度而言,是發展到至高境界,開啟無上正等正覺,開顯五智,解脫現實的痛苦和永恒痛苦,救渡一切眾生,皆令虹化轉世,當然與教令眾生即身成佛是堪稱當代前沿科學。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成熟而非發展過程中,更不是發展的初步階段、保留大量疑惑和待解問題的「科學」。因此,如榮格的心理分析學、集體無意識的理論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在不可相題並論,同日而語。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只是有圓滿的教相理論,更是通過實踐,並且圓滿驗證,圓滿現證一切眾生皆具的佛性之圓滿智慧和慈悲,以聖密宗古梵密金剛禪佛教教法而言,是教相、事相、戒相、圓相,四相具足。 (待續)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