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鎮寺石獅
放大光明降大吉祥
(七)

 

【法音頻道】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塔州之光

 
中華文化‧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聖密龍講選載: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聖密龍講摘錄:

 
所謂研究佛教的十二乘教法,也就是研究聲聞乘,緣覺乘,研究佛教的大乘諸學。研究古梵密學,也就是學習佛教的外三密乘和內三密乘。除了研究佛教的外三密乘和佛教的內三密乘之外,還要研究無相密乘。所謂無相密乘,就是研究阿尼米塔乘、阿尼拉泊雪乘和阿拉卡絲拉乘。這三乘,直接聯繫到〝虹轉法門〞和〝虹轉法門〞的過程中的〝人體的虹化學〞以及〝生命的轉世學〞,我們概稱為〝虹轉法門〞。

 

 
大學的研究,或許會有醞釀著一場關於佛教的理論的教相、事相、戒相、圓相的全新的革命。這個〝佛教革命〞,強調實踐〝佛教宇宙學〞,強調人和人是一個不連續的整體,強調人和宇宙是一個不連續的整體。這一個教相、事相、戒相、圓相,和清淨,無我,調伏,精進的個人相結合,昭示著我們中國漢傳密宗—聖密宗金剛禪佛教的行者、上師、長老、天口長老等等的包括 宗師在內的,義不容辭的,救渡眾生的,救渡廣大眾生的歷史使命。這一個歷史使命,已經天然地落到了我們聖密行者的身上。

這一個理論,是否有理論依據呢?教下曾經向大家公佈過有十三部根本經典。但是在這個十三部根本經典,我們的《聖祖經》,裡頭的足本經之一的《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曾經說過,把諸法寶藏分成為五類:一就是素呾纜(Sutra),這個素呾纜就是經藏;二是毗奈耶(Vinaya),這個毗奈耶就是戒藏;三是阿毗達磨藏(Abhidharma),阿毗達磨就是論藏;四就是般若波羅蜜多藏(Prajnaparamita),也就是智慧藏;第五,就是陀羅尼門(Dharani)

(待續)

 
(參見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 201664日第575 次廣播聖密龍講)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