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龍講體會一則
(二)

 

讀者來鴻 | 學龍講體會一則(二)

 

 

 

學龍講體會一則(二)

師父聖示:法身心語、過聖宗關、不落因果,〝這三個都是休慼相關的命題,是一個不連續的整體〞〝這是緊密聯繫的一個過程,是一個系統。〞

弟子理解,過聖宗關,是要因緣成熟,能夠進入隱態世界,得到 聖宗安排的諸天諸佛的教練和訓練,這是一定要達到法身心語,才能夠有靈性層在的〝聽聞〞,也就是要進入到深部意識的修行,而這是很顯然,需要經過擺脫六識的束縛,進而脫離末那識小我的執著,逐步淨化方能達成。也就是,要有聖密菩提心,要有平等心,要有清淨心,那這確實是非常需要謹慎自己的言行、謹慎因果。

所以像 師父提點弟子們,要永遠無比虔誠地尊奉 大聖 釋迦牟尼 佛祖,包括尊重緣覺乘、聲聞乘,其實也是在具體地指導弟子們不要不落因果,不可以有我慢心,記得聖密行者是要做一個平凡而清淨的行者。甚至, 師父教導說,聖密行者〝是一個清淨的凡夫,而 大聖 釋迦牟尼 佛祖,始終是我們的導師〞,弟子理解,聖密行者始終要保持謙遜,我們的修行,所有的修證,皆是爲了度一切苦厄,而不是因為有了某個自我的成果,有此想,故而能無我,而不會有你高我低的分別想。

所以像 師父提點弟子們,要永遠無比虔誠地尊奉 大聖 釋迦牟尼 佛祖,包括尊重緣覺乘、聲聞乘,其實也是在具體地指導弟子們不要不落因果,不可以有我慢心,記得聖密行者是要做一個平凡而清淨的行者。甚至, 師父教導說,聖密行者〝是一個清淨的凡夫,而 大聖 釋迦牟尼 佛祖,始終是我們的導師〞,弟子理解,聖密行者始終要保持謙遜,我們的修行,所有的修證,皆是爲了度一切苦厄,而不是因為有了某個自我的成果,有此想,故而能無我,而不會有你高我低的分別想。

事實上,從佛法菩提道的修證而言,也是要等不等觀,始終洞徹假相背後的法性,懂得在不等觀尊重聖者、前行者、大導師,又能夠在等觀層面凡聖一如,至聖無聖,保持清淨的無我,這樣的落實,對於持五歸依、受持十三戒的聖密行者,是一種戒相的要求,也是一種迴歸清淨的必然。

(待續)

 

 
《塔州之光》:網頁連結

 
《藍天淨雲》: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