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印
(六)

 

【法音頻道】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塔州之光

 
中華文化‧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聖密龍講選載: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聖密龍講摘錄:

 
佛教在印度到中國已經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流傳,在教理上已經有很大的發展。TheravadaMahayanaVajrayana
Tantrayana,四乘哲學的發展,就僅僅是原始佛教、根本佛教,本身它也是隨著 大聖 釋迦牟尼 佛祖在古印度的弘法,在五印全境之內弘的的法,最初也是講得比較淺的。

三法印是佛教的核心理念,三法印是最基礎的佛教正法,是其他的外道相不能比擬的正法。

 

 
〝三法印〞也是佛教與同時代在印度社會出現的婆羅門教、耆那教、數論派和其他宗教以及其他學派,所不同之處。

佛教許多方面沿革,或相似於婆羅門教其他外道的法門,如〝四梵住〞、禪定、苦行、動禪、陀羅尼等,但三法印即是佛教與外教的不共法,三法印為佛教自身所創,是佛教的核心價值所在。

佛法三法印超越〝顯態時空、隱態時空〞,構建靈性時空,以三法印作為理論基點出發,而不變佛祖靈性本懷的特性,因此,它在教相、事相、戒相、圓相等諸方面之理論上、實踐上,靈性聖教,大雄勝姿,戰勝外道。

佛教允許在嚴格謹守〝三法印〞的法性價值與神聖教義原則之下,對其他〝外道、外教〞,諸如〝事相、戒相〞進行方便性變革。

故而,中國漢傳密宗—聖密宗金剛禪佛教根本經典《大日經》有著名的三句義:〝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改革、變化,即是不違反三法印,可以用各種方式傳教、修行,包括用〝九乘密法〞加速修行(如聖密宗諸天諸佛瑜伽,宇宙光明曲道歌勳章),因此〝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使佛教富於靈性與靈性多樣性、靈性精彩度。

(待續)

 
(參見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 201136日廣播聖密龍講)

 
《塔州之光》: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