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第55次修持班法會
聖密龍講體會

 

不同版本的《聖祖經》(一)—學習第55次修持班法會聖密龍講體會

金剛道霖

 

 
轉自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微信朋友圈:

1、 不同版本的《聖祖經》

師父介紹了 支婁迦讖聖祖翻譯的《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和 鳩摩羅什聖祖譯本語言文字上的不同,而義理一致。 師父在聖密龍講中曾經系統的聖示過《聖祖經》有十種譯本。

第753講聖密龍講中 師尊開示:「這部經,衪實際上我們已經講有十個翻譯本。但是現在能夠有經典記載的、涉及到的只是八個翻譯本;還在流通的翻譯本,那麼就是只有三個翻譯本。這三個翻譯本,一般上就是說,全名《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經》。許多專家都認為,這部經在中國佛教的發展歷史上,從東漢到唐代,能夠看到記錄的,或者是從其他的經典中、論典中,論述到這部經典,有七個翻譯本。這個是最初考察。現在有些考察說有八個翻譯本,這是由於敦煌密經的發現,敦煌密經中相關的經典的論述。」「實際上 聖宗曾經開示,有十個翻譯本。」[1]弟子理解,《聖祖經》十種譯本可分為五類:流通到現在的三種譯本:分別為三國時期東吳 支謙翻譯《佛說維摩詰經》、後秦 鳩摩羅什翻譯《維摩詰所說經》、大聖寶 唐玄奘翻譯《說無垢經》;有記錄但亡佚的四種譯本,即東漢文帝、靈帝嚴佛調翻譯《古維摩經》、西晉 竺叔蘭翻譯《異Vimalakirti Sutra》、 竺法護翻譯《維摩詰所說法門經》、東晉 祗多蜜翻譯《維摩詰經》;敦煌密經發現相關的經典一種;東漢 支婁迦讖翻譯的十五品《聖祖經》一種; 支愍度《合維摩詰經》一種。第753講聖密龍講中 師父開示:「 支謙的譯本怎麼會搞到三萬字不到呢?原因是很多的地方被刪節到了。

為什麼要刪節?可能有些人會這樣問。其實衪的刪節是爲了保護眾生的身口意。因為有些太古奧,有些法門、有些法語、有些表法還不適宜在當時代就公開出來。因為衪的譯本是一個密本,是密教的經典,但是衪又不想說這是一部密教的經典,希望剛剛能夠被大乘所接受的這一本《維摩詰經》,能夠更好的為眾生們理解。因此衪許多情節都刪去了,許多法理也都刪去了。」[2]

當時 師尊對 支謙譯本刪節的原本來源、譯經僧何人、密典有何之密、與現在的顯學版本的異同,沒有進一步展開說明。現在可以知道, 支謙譯本刪節的原本由 支婁迦讖聖祖所譯,因有《神力品第十五》,不為子不語怪力亂神的社會文化環境接受,遂把密典刪節改成了顯學的十四品《維摩詰經》。

此處可能又會有「聞所未聞」、「為何不見文獻?」之慮。但中國漢傳密宗—聖密宗古梵密金剛禪佛教是口耳傳承的教法,遵循的是不達六耳祖訓,自然有教界、學界未聞之秘。學界教界之所缺,正是聖密宗能補充之處。

據涂艷秋《隋唐前《維摩詰經》六譯之檢視》一文,「唐﹒元康對《肇論》的註疏來看,很可能是指 支謙本,或是指與新譯相對的「古」、「舊」《維摩詰經》版本。」[3]可見學者已經發現存在古、舊《維摩詰經》版本的可能線索,但未得到記載文獻支撐,故只存對 支謙譯本種種疑義。相信 師尊的解密為學術界提供進一步發掘《維摩詰經》譯本歷史真實的新指引。

 
2、 佛法大海 微妙無窮

雖然佛教經律論三藏十二部,卷帙浩繁,但與佛法無盡藏相比,實不及滄海一粟。佛之經教,從 大聖 釋迦牟尼 佛祖性海中流出,隨拈一語皆映性海。但未經修持,不識真珠,所映三千大千世界,更何從曉了?雖然小乘上座部經典《雜阿含經》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補特伽羅等名相,但又有幾人得聞末那識、五層阿那含識之關係?今日始從中國漢傳密宗—聖密宗古梵密金剛禪佛教第二十八代 薄伽梵 智及 維摩詰 宗師口耳傳承,得聞教授,末那識二層、三層、四層、五層,經批疏條理,條分屢析,燦然耀目。

二層即末那識染淨兩分;

三層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約末那識淨分而言;

四層即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五層即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補特迦羅。

三、四、五層阿那含識都是就末那識淨分而言,是小乘修持實踐驗證的成果。

有的學人可能會說,聽了 師尊的揭秘,總算對末那識都瞭解、明白了。且慢!聖密行者要避免得少為足,淺嘗輒止。無邊聖法,哪有止境?聞教相,需修事相,遵戒相,方可臻圓相。只聞教相,便以為足,實不足取。

誠如 師尊所示:「如果說你沒有達到這個層次,自己亂編一個名相出來,那麼很可能會墮入幻覺。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要留意的。我們的修行千萬要注意,不要墮入幻覺。」

 
[1]第753講 薄伽梵 師尊廣播聖密龍講《Vimalakirti Sutra十譯》,2018.2.17

[2]第753講 薄伽梵 師尊廣播聖密龍講《Vimalakirti Sutra十譯》,2018.2.17

[3]涂艷秋,隋唐前《維摩詰經》六譯之檢視,長江學術,2015年第2期(總第46期),P39

編者按:本欄目所登載的學法報告,僅代表作者本人對法的認識,不妥之處,敬請斧正!

 
《知乎》:網頁連結

到哪兒了: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