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第53次修持班法會
聖密龍講體會

 

努力生興趣,興趣生努力—學習第53次修持班法會聖密龍講體會

金剛喜明

 

 
轉自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微信朋友圈:

頂禮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

頂禮 歷代聖祖師佛

感謝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慈悲恩賜弟子積功德,弟子願把所有功德迴向所有眾生。

敬愛的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

您好!

53次修持班總939次聖密龍講, 師父在聖密龍講中繼續解密《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囑累品第十四》,特別是二相菩薩,不同根性如何施教,如何辨別菩薩二相,以因機施法;另外對阿那含識五個層次以及十三層識對的聖密宗相應的識作了簡單的詮釋,並播放了視頻《俗說量子》。

弟子通過初步學習,對 師父聖示一點簡單、粗淺的體會,恭呈 師尊。錯謬之處,敬請 師尊遮止、加持、引導、聖正!

弟子無限感恩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師尊靈性加持、引領。

敬頌 聖安!
弟子:金剛喜明跪叩

2021.8.4

1. 因機施教

《聖祖經》 佛祖告誡 彌勒菩薩,菩薩有二相。 鳩摩羅什聖祖和 僧肇聖祖的詮釋,闡釋了對於不同根性菩薩應當教授不同的內容和採用不同的方式,因機施教。

因機施教的前提是辨二相,「要宜知其相。故為辯二相也。」兩種根性菩薩的特點。

鳩摩羅什聖祖教導說:「若好雜句,應授之以文;若好深法,即誨之以義。」 僧肇聖祖說,「文者何耶?妙旨之蹄筌耳。而新學智淺,未能忘言求理。捨本尋末,唯文飾是好。」

文,表面文章,文字義理,而非究竟、了義、圓滿實相,非是幽深妙旨,非是理體本源,非是根本心源。 僧肇聖祖以蹄筌來比喻佛經文和義。蹄是捕兔子的夾子,筌是捕魚的籠子。夾和籠子是用來捕獲兔子和魚的。蹄(夾子)筌(籠子)是手段,目的是捕獲兔子和魚。佛經佛法,文字也是一個手段,目的是幫助學法之人獲得了義、圓滿之實相、義諦。因此,學法之人,不能忘記目的和手段的區別,更不能顛倒目的和手段。要堅固正確的認知,切實的向「切實能入」方向努力。如果捨棄佛法至理、修行根本,不能捨末忘言,而停留在文字上,一味玩弄文字,就是新學的具體表現。

「如果這個眾生他是喜歡雜句的,而不喜歡真實修持的,那麼就應該授他以雜句。」

「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讀誦,如法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

這是久修菩薩的特點。 僧肇聖祖說:「妙旨幽深,微言反俗。自非智勇,孰能深入耶?」

佛法妙旨是什麼?說眼耳鼻舌身意,更說根本在六識之外的後七識,十三層識靈性生命;說顯態世界,更指出隱態世界,靈性宇宙;說人人皆具佛性,皆可成佛,更說即此肉身當期,現證成佛;說涅槃大法,更顯虹化轉世,不住無餘涅槃,救渡一切苦厄;說信解行證,更說倒果為因,七地起修;字數雖少,若無解密,卻難得其門而入,實屬幽深,遠超大眾甚至教界的常識範圍。

如何深入?「讓自己的七千四百萬脈道都直接通向宇宙的中心,自己的宇宙能量能夠逐漸積累,從成所作智、妙觀察智一直積累上去,積累到法界體性智。」[1]

如此修行,不是智勇雙全的人,不是清淨、無我,不是努力消除我執、法執的行者,難以深入。要深入無染無著的甚深經典,毫無畏懼,需要如法修行,如 師尊聖示,努力生興趣,興趣生努力,聞法信受,清淨無分別,以實修實證,方能深入。靈性之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即使父母妻子,他人無從替代。視之不見,察之則有,是用生命體察的實相之教。

「如果他有以這個雜句,通過這個雜句慢慢的又愛好了更深的法,那麼就教他更深的法,以及更深的、重要的法的要義。」

同時修持聖密宗古梵密金剛禪佛教,轉根器是不容忽視的。有久修菩薩,有新修菩薩。對於新修菩薩不輕視,也不自棄,要有迎頭趕上的願望、決心、勇氣和堅決的行動,通過學習和實修努力,提高自己的法理水準,實修體驗,從而提升自己的信心力,開闊心胸,加深對宇宙、人生認識的深度、廣度、維度,從而對《佛說維摩詰所說不思議解脫法門經》,由不思議到現實,直面靈性的宇宙實相。而這一切都是在根本導師的直接靈性引導、加持、遮止下的實修過程,更是意識去染習淨,淨化、聖化的過程,從貪嗔癡我慢疑的六識執著染污到七識乃至十三層識的開顯,從而成為薄伽梵四眷屬。

[1]、第5修持班總891次聖密龍講《僧伽、倒果為因、五智修持》,2020.8.29

 
編者按:本欄目所登載的學法報告,僅代表作者本人對法的認識,不妥之處,敬請斧正!

 
《知乎》:網頁連結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