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唐
群英荟萃

 

说说大唐(连载之一):群英荟萃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师尊

继续昨天的讨论,我们首先准备讲一讲宗前圣祖。

宗前圣祖,主要是分三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是「宗前 大圣宝帝师」。讲到帝师,最有名的是大圣朝 大圣宝 武则天。但是在汉朝皇帝中和唐朝皇帝中,在「宗前」是有许多与密教有关的帝师。第二个类型就是「宗前的圣师」;第三种类型是「宗前的传承祖师」。这个传承祖师就是指 薄伽梵。

讲到宗前的传承祖师,可能大家就会提出「 法藏大师」,也就是 薄伽梵 大圣宝 法藏。 法藏大师作为我们的宗前大师、宗前的密宗大师,就要找出我们的历史依据。

圣宗祂在讲历史的时候,大部分或者说是绝大部分,都有历史的文献作为依据的。这些文献包括官修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以及《资治通鉴》这些著名的官修《唐书》,另外就是有官修的历代的《高僧传》作为依据的。

佛教,被认为在公历纪元前后传入中国。在汉代,佛教被视为神仙方术的一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研究隐态世界。

当然作为宗下而言,我们认为是在公元前20年传进中国的;至南北朝时传播于全国,出现了很多的学派;隋唐时期进入鼎盛的阶段,形成了很多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宗派。我们不是纯粹学中国历史,我们主要是研究中国密宗的历史;研究中国密宗的学术;研究隐态世界各种力量的较量;研究隐态世界的问题。秦汉以来,进入大唐时期,隐态世界一直有许多的表现,人天的瑜伽也有很多的有关天文记载和历史记载,有官史的,也有野史的,描写得详尽而又具体。所以,要研究就必须要解密隐态世界。在讨论这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先要讲一讲当时的历史背景对佛教是怎么看的。其实佛教流传进中国的时候,佛教是受很大的限制。佛教所建筑的庙宇是官修的,官修的庙宇仅仅是作为政府联络境外的少数民族,或者是境外的邻邦国家的外交上的友谊的需要,但是是不允许人民相信佛教的,也不允许参与佛教的活动,如果私下地去参与了那就是违法。尤其是当中国的道家兴起之后,「儒、道」两家相互之间的斗争,看起来道家略显下风。略显下风的具体表现,就是儒家思想往往把道家许多的做法看作是「旁门左道」。从汉武帝开始,汉武帝采取了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所以凡是属于「旁门左道」的修行方法,包括道家的一些修行方法,甚至包括佛教的一些修行方法:只要被认定是「旁门左道」;或者是不能认定、不能确定它究竟是不是「旁门左道」,正在考察中的一些修行方法,就不准老百姓修持,特别是不准老百姓在民间推广。有一些已经是僧人了,即使是授了沙弥戒,甚至是具足戒,一个正式身份的僧伽,只要被怀疑他是在修「旁门左道」—这个「旁门左道」在当时有另外一个名词,这个名词不大好听,就是叫「蛊术」。「蛊」,就是「蛊惑」的「蛊」,这个汉字上半部分是三个「虫」字,下面一个是「器皿」的「皿」字。只要被认定是或者是被怀疑在修炼「蛊术」的,那么,这样的正式身份的僧伽,身份也会被剥夺,更不用说要传播类似的教义。朝廷为了限制所谓的「旁门左道」,下了一道又一道的禁令。

我们这里就讲到 武则天。大家知道的, 武则天是 唐高宗李治的夫人,就是因为帮助 唐高宗治理国家,从中学到了统治的技术,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获得了权力。但是 武则天祂原来是什么呢?祂原来是 唐太宗正式的妃嫔,我们现在人叫「妻子」。因为 唐太宗是皇帝,祂的妃嫔有几十房,当时祂是被当作「才人」选进宫的。「才人」,仅仅从字面上讲,顾名思义就是有才华的女子,就称为「才人」,在汉、唐时期,才人是一个女子的官的名字。

作为当时的唐朝的制度,皇帝一般有多种等级的太太:比如第一种是正宫,就是正宫的皇后;第二种就叫「妃」,就是妃子;第三种就叫「嫔」,嫔比妃还要低一档次,嫔的数量也多。「武才人」在皇宫中的地位不算高,算是一个低下的女官的地位。当然不同的朝代对这个才人有不同的待遇,在汉、唐时期,才人是一个女子的官的名字,在明朝的时候,大明朝,才人为太子姬妾的最高封号,仅次于正宫皇后。作为唐朝的才人,不知道几个月能够见到皇帝一次,心里没有准的。见到皇帝,当时是有一个特别的用词,就称为「临幸」。这个「临」,就是「光临」的「临」,也就是说,皇帝来到你的寝宫里给了你很大的幸运和恩宠,所以简称「临幸」。她其实是这样一个低档次的 唐太宗的太太,但是,是正式的。

唐太宗后来也圆寂了。 唐太宗也是我们所称之为的「帝师」,当然详细的资料,在以后,我的演讲中将会继续地讨论。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的评价是一位好皇帝,称为「千古一帝」。祂的亲生儿子 李治生性比较柔软,也比较容易动感情, 唐太宗李世民一死,其他的人都是在忙这个丧葬大事,宫廷里忙进忙出,但是 唐高宗李治就只做一件事,做什么事?就是哭,一天到晚地哭,哭祂的父亲,非常的悲伤。

就在 唐太宗垂危之期、弥留之际,就给 李治遗留下一些特殊的财产,这些财产之一,就是把 「武才人」赐给了 李治,当然祂留下的还有这个偌大的大唐江山。但是 唐太宗对 李治,对这个儿子是很不放心的,怕祂治理不好这个国家。

跟随 唐太宗打天下的,其中有一个就叫长孙无忌。「长」,是「长短」的「长」;「孙」,「孙子」的「孙」,他是双姓;「有无」的「无」;禁忌的「忌」—长孙无忌,这个人非常有本事,是一个人才。跟随 唐太宗一同打天下,甚至有说 唐太宗李世民天下打下来,这个长孙无忌是功劳有一半,所以和 唐太宗李世民关系好得不得了。当天下打下来之后,长孙无忌得到了很多的大官的官衔,基本上对于长孙无忌的权利没有一个人能够制约得了他、控制得了他,除了 唐太宗李世民,其他人根本控制不了。 唐太宗李世民对他非常地器重,甚至要传位给 李治的时候,还徴询过长孙无忌的意见,长孙无忌支持 唐太宗这个决定。

那么 唐太宗为什么要传位给 李治呢?主要原因,唐太宗认为 李治的生性是非常善良, 李治的字就叫「善」。作为 李治而言,我们现在来看,祂的心真的是非常的善良。而中国的历史上评论 唐高宗李治的史家(就是历史学家),说:「在唐朝21个皇帝中, 李治最无能,最没有治国之才。」究竟是不是这样?我们就要来分析分析。祂确确实实是在 唐太宗圆寂以后,在政治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首先,祂要处理祂的皇后的问题。因为 唐高宗早就已经有皇后了,这个皇后是什么人?正是长孙无忌的妹妹「隐态能量」控制之下的王皇后。长孙无忌一方面夺得了许多的权利,另外又利用王皇后控制着 唐高宗李治,在这样的情况下 武则天的日子好过不好过?当然不好过。在公元636年六月份,这个时候是贞观十年,大家知道,贞观是 唐皇李世民很著名的一个年号。长孙皇后在这个时候生重病,她在弥留之际,给 唐太宗说了几句铭感肺腑的话,与 唐太宗最后告别。她用生命最后的力气告诉 唐太宗李世民,她说:「我的家族并无什么大的功勋和德行,只是有缘与皇上联上了姻亲(婚姻啦)」,也就是说,她,就是长孙皇后和 李世民结婚了,所以她的哥哥长孙无忌才有了这么大的地位—从这句话来讲,她是非常维护大唐江山的利益,维护她丈夫 李世民的利益,她等于说在大唐皇帝的面前,跟她的哥哥保持了决裂,完全站在一个公的立场,为国家的立场讲了这个话。所以她就继续讲下去,她说,「我们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功劳,就是因为您皇上 李世民,所以,长孙无忌才身价百倍。如果你要想永久地保持这个国家的安定和长孙无忌这个家族的名誉和声望」,她说,「我请求你陛下,今后不要让我的任何一个亲戚担任朝廷的要职」,这里头当然也包括了长孙无忌—她的亲哥哥。实际上她是向 李世民请求,请不要重用长孙无忌,如果重用长孙无忌可能会发生问题的。她说「这个是我对陛下最大的期望。我活着的时候对国家并没有丝毫的功绩,所以死了也千万不要厚葬,只要给我因山而葬就可以,不起坟墓、不用棺椁,所需的器物都用木、瓦的制作就可以了,节俭的薄葬、送终。如果能够这样,就是陛下对我最大的纪念。」她的话说完不久,就死在后宫的立政殿。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

(参见 薄伽梵 师尊2012122日广播圣密龙讲)

 
网页连结一

网页连结二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