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傳播與西行求法
(三)

 

【法音頻道】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塔州之光

 
中華文化‧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聖密龍講選載: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聖密龍講摘錄:

 
東漢時期(25年–220年)是由漢光武帝劉秀建立的,與西漢合稱兩漢,又稱後漢。佛教的基本特徵已經慢慢地開始被中國人所瞭解了。在三國初期有一個人叫〝牟子〞。牟子這個名字可能是一個化名。所謂的牟就是 釋迦牟尼的牟;子,兒子的子。也可以解讀為 釋迦牟尼的孩子,這樣的一個佛教信徒寫了一部《理惑論》。全稱就稱為《牟子理惑論》。

他用自問自答的形式來反駁人們對佛教的種種錯誤理解和詮說人們對佛教的種種的質疑。在這本小書中,祂介紹了 釋迦牟尼成佛的整個過程。然後介紹了佛教的最重要的學術之一,就是輪迴學說。包括具有天堂和地獄的學說,以及佛教的一些獨特的修行方式。

 

 
特別重要的是這本《牟子理惑論》討論了佛教與儒家、道教的種種區別。

《牟子理惑論》討論之主張說,儒家學術主要是講治國的道理,尤其是政治上的道理。但佛教講的是精神上的道理。

佛教與道教的區別是,道教主要是講人的肉體的生命。佛教所追求的不是長生不死,而是涅槃境界。

因為道教主要講人的肉體生命如何能夠延長,所謂長生不老。而佛教講的是精神上、靈性上的道理。講的是涅槃。涅槃直接翻譯的意思,實際上就是永恒的境界。這就表明了佛教所特有的信仰的特徵。這一個特徵是為中國人所瞭解,所實踐。

南北朝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在這個整個時期中,中國人主動地瞭解佛教經典的願望更加地強烈。為什麼?因為涅槃永恒境界,這種出世的精神境界、靈性境界,在中國的儒家和道家的學術中是沒有的。

(待續)

 
(參見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 2017101日第714 次廣播聖密龍講)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