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第30次修持班法會
聖密龍講體會
(二)

 

作為一個行者要加強我們的因果概念、敬畏之心—學習第30次修持班法會聖密龍講體會(二)

 

 
轉自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微信朋友圈:

敬愛的 薄伽梵 師尊

一個叫做呵佛罵祖群的人申請進入修持班。弟子想無非就是兩種可能,一種可能就是,這個賬號不知道被不守密的人傳到哪兒去了;第二種可能,如果真是我們的同修,那麼,他是沒有調伏執行對我們申請進入Zoom 的要求,或者就是後面進來的〝插班生〞,帶他進來的人沒有跟他介紹清楚這個名字應該怎麼寫,但無論怎麼樣,都是反映了一個不調伏的特點,說明教法沒有學好。既然如此,也就難怪會起這麼呵佛罵祖群這樣一個褻瀆神聖性的名字。 師父非常慈悲,對這樣一種現象,進行了批評教育和正面的引導。

首先 師父是給我們介紹了,歷史上確實有呵佛罵祖一說,是禪宗的公案,甚至被某些人當作一種修行方法,但是 師父聖示說:「禪宗明心見性,是無量高的境界」,但是,事實上有許多人「還沒有到達這麼高的境界,大徹大悟的境界,明心見性的境界,只學到了相關的禪宗經典上一些名詞」就濫用呵佛罵祖。

師父給弟子們舉了兩個例子。學習了這兩個公案以後,感覺到,對於歷史上這些被記錄在案的高僧大德們的言行,要儘量以美學的眼光去欣賞,或者說是學習體會和領悟其中哲學精神。

比如說像第一個公案,從中確實可以領會到達摩四行觀—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的現實受用,導師給予的宗教過程以一種平等心和空性觀甘受如飴;第二個講的其實就是一個破相的問題吧。

弟子個人覺得從這兩位法師的生平來看,他們都是有一定修證的,所以對於弟子而言,學習領會其中的精神至為關要,但並不說就要像他那個樣子去做,因為我和他並不是一定是一樣的,一定要去學他的樣子,而不是學他的精神,實際上很可能畫虎類犬,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而且也沒有真正把握精髓,是著了相,恰恰背離了其中宗旨。何況,有一句話說:獅子跳峽谷,不是狐狸可跳的。

禪宗歷史上出現了這樣的呵佛罵祖,即使是在禪宗內部也是有很多的不同意見。而後起卻也有不少的效仿者,但是確實不能不承認,其中有許多只屬於東施效顰,並沒有真正明心見性,不過是學了一點文字上的口頭禪,就隨意的呵佛罵祖,這公案最初產生的時候是爲了破除一切的執著,但在這些人這裡,這個〝樣子〞反而成了他們的執著,很顯然這一定是會有業的。

 

 
師父教育我們說:「很明顯,世界上沒有人已經達到了對宇宙靈性通達,對法性通達,可以呵佛罵祖。」 師父這話當然也顯示了 師父對自己的要求,弟子覺得 師父都已經是一個世界的佛教領袖了,還對弟子們做了這樣的聖示,那很顯然,弟子更沒有靈性功德可以去做這樣的事情,所以這等於也是 師父為所有聖密宗行者制定的一個戒律,很明確的,我們不能隨意的去效仿這樣的行為,這個名字取出來就是褻瀆神聖性。

師父的這個聖示,令弟子想到以前的 大聖 佛祖。當時祂的弟子們做一些事情的時候, 大聖 佛祖經常會有一些相應的聖示,但是 佛祖的處理,經常除了當下應該如何做,還會考慮到未來會如何。

比如有一次 大聖 佛祖曾經遇過一個困難就是沒有人供養,祂完全可以像目犍連一樣施展聖通,飛到別的地方去化緣,但是 佛祖就說了,如果我這樣做了,後代的出家人許多都沒有聖通,他們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應該怎麼做?還有布薩的時候,有的出家人不肯按規定坦白自省,目犍連發現了,就要這比丘出列,但是 大聖 佛祖制止了目犍連,也是說,你如果這樣處理,未來世的僧團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做?

佛祖的言行賜予弟子一個領悟,我們自己的修行方法,我們的一言一行,不僅要考慮到自己個人的解脫,當下的這些人的解脫。也要像 大聖 佛祖一樣考慮到未來。弟子覺得 師父作為一代宗師,是很嚴謹的考慮到這些問題,作為一個行者,確實是要加強我們的因果概念、敬畏之心,在一個僧團裡,如果人人都可以去做這樣的事情,那真的管理也非常困難。

 

 
《塔州之光》編者按:本欄目所登載的學法報告,僅代表作者本人對法的認識,不妥之處,敬請斧正!

Last updated:
Copyright © 1991- Jin-Gang-Dhyana Incorporated